
直接或指導人民調解員調解各類矛盾糾紛上千起,調解成功率98%,涉及金額2300萬余元,化解疑難糾紛100余起——這是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安寧渠鎮司法所所長楊海銘17年來的工作成績。
楊海銘自2005年起在安寧渠鎮司法所工作,2012年起擔任安寧渠鎮司法所所長。17年間,楊海銘找到了化解矛盾糾紛“最優解”。
“中醫看病講究‘望、聞、問、切’,做人民調解工作也是這樣,先看現場、聽原因,再根據情況制定調解方案,才能‘對癥下藥’化解糾紛。”楊海銘總結道。
7月中旬,楊海銘了解到一起長達十余年的欠款糾紛。他把當事人老李和老馬約到安寧渠鎮司法所,運用“望、聞、問、切”調解法,順利化解。
今年年初,家住安寧渠鎮廣東莊子村胡某夫婦向安寧渠鎮司法所求助。兩人都是80歲高齡,胡某又身患疾病行動不便,但6個子女均以工作忙為由,不履行贍養義務。
楊海銘將胡某的6個子女叫到司法所調解室,從法理上講明子女應盡的贍養義務,又根據每個人的訴求,找準焦點,提出最佳方案:每人輪流照顧父母一個月,如因工作等原因無法前往父母家的,可以雇保姆或與其他兄弟姐妹換班。老人和子女們均同意此方案。
調解協議簽訂后,胡某擔心子女們不履行。楊海銘幫助兩位老人申請了司法確認,“這樣調解協議就有了法律效力,子女不履行,你們可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聽了楊海銘的話,老人才放心。
2017年,安寧渠鎮司法所成立了烏魯木齊市第一家公共法律服務站,集法律咨詢、普法宣傳、公證和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功能于一身。烏魯木齊市新市區人民法院安寧渠人民法庭法官受邀,每周到公共法律服務站坐班,矛盾糾紛當事人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法官依申請當場作出司法確認。
17年來,楊海銘先后榮獲“全國模范司法所長”“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模范”等稱號,并多次被自治區司法廳、烏魯木齊市司法局命名為“優秀人民調解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楊海銘說:“每一次開展調解工作,我都會站在每一名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拿出一個體現法律精神、維護各方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解決方案,只要講法、講理、講情,就沒有調解不了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