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負責的好警察”“心中裝著百姓”“我們感覺安全安心”……這是烏魯木齊市天津南路社區居民發在小區群里的話,也是他們對尼·巴依爾巴特的評價。
尼·巴依爾巴特是烏魯木齊市高新區(新市區)公安分局鉆石城派出所的民警,負責天津南路社區警務室的工作。

從警13年來,尼·巴依爾巴特一直扎根基層,他總說:“為轄區群眾保駕護航,就是我從警的初心使命。”
“我工作的天津南路社區有1萬余人,流動人口多,老人多。”尼·巴依爾巴特說,2019年12月,他剛來到社區工作,現在三年過去了,他和居民們的關系也越來越近,居民們都親切地叫他巴特警官。
“兒子你看,剛剛巴特警官給家里送來了菜、肉,還有降壓藥,有巴特在,你不要擔心,安心工作。”日前,轄區80歲高齡的居民李奶奶在電話里對兒子說。
“我一直有高血壓,兒子也在一線工作。”李奶奶告訴記者,巴特警官將自己的警民聯系卡發放到了每一戶老人家中,以便老人們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找到他。疫情期間更是時常打電話問候,這讓老人們感覺十分安心。
當日,巴特打電話給她時,得知李奶奶的降壓藥快要吃完了,主動提出幫助她去買,當天下午就帶著降壓藥和蔬菜、肉等一起送到她家中。
“巴特警官,今天我家的網壞了,我們不在家,孩子沒法兒正常上網課……”9月初,棕櫚園小區居民王女士在微信群里求助。
“王女士和丈夫都在外地,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巴特警官看到求助信息后,立即聯系電信部門詢問斷網的原因。得知網線故障無法第一時間修復時,巴特用自己的手機熱點先為孩子聯通網絡,并將這臺手機留在居民家中,等居民家中網絡恢復正常,他才抽時間過來取回。
“孩子沒有因為斷網耽誤學習,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事后,王女士在群里發長文感謝巴特警官,大家紛紛為尼·巴依爾巴特點贊!
“除了幫助居民解決困難,他還是矛盾糾紛的解鈴人。”家住棕櫚園小區的居民梁先生說,疫情期間,巴特警官就幫助他們家調解了鄰里矛盾。
從事社區工作以來,尼·巴依爾巴特總結了緩和心理調解法、因人而異調解法、群眾評議調解法、“面對面”與“背對背”調解法、“冷處理”和“熱處理”調解法等。
8月的一天,家住棕櫚園小區一樓的住戶同樓上3家住戶因為下水管道漏水吵的不可開交。
“我從來都沒有在下水道里扔過雜物,下水道不可能是我家堵的。”“我家在一樓,肯定是你們樓上3戶給我堵的。”爭吵中,4戶人家均以不是自家原因造成為由不予維修。
了解情況后,尼·巴依爾巴特邀請4戶業主通過視頻召開線上居民議事會議。
“下水道一天不修,4家都受影響。”“遠親不如近鄰,大家共同維修,以后共同維護好。”經過兩個小時的耐心調解工作,4戶居民終于同意共同疏通堵塞的下水道。
“這疏通的不只是下水道,也疏通了鄰里關系。”在尼·巴依爾巴特的努力下,讓4戶人家解開心結,贏得了群眾一致好評。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尼·巴依爾巴特說,人民警察就是要讓轄區居民有安全感、幸福感、滿足感,這才是他從警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