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年初,好消息傳來,布爾津縣和福海縣“烏倫古經驗”分別入選第一批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示范地區和示范項目,成為阿勒泰地區法治建設的“金字招牌”。黨的十八大以來,阿勒泰地區把法治建設作為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壓艙石,以法治建設回應人民群眾新要求新期待,以法為綱推進和諧善治,繪就百姓生活“幸福畫卷”。
——以法為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阿勒泰地區發揮領導干部“關鍵少數”作用,建立《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部門主要負責人講法”半小時制度》《阿勒泰地區黨政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清單》;制定《阿勒泰地區決策咨詢委員會組建方案》,推行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制度;開展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繪制法治阿勒泰、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施工圖”,明確112項任務,健全38項法治領域機制,不斷完善依法治地工作體系和責任機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領導干部自覺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不斷提升。
——以法為綱優化營商環境。阿勒泰地區出臺優化營商環境50條工作措施,依法開展營商環境專項整治,推動政務誠信建設,常態化開展“法治體檢”活動,不斷提升法治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參與率、貢獻度,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動力和潛力。將“放管服”改革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先手棋和法治政府建設的突破口,建成地縣鄉村四級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推進“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實現地縣150項高頻事項“同城通辦”,100項高頻事項“全地區通辦”,107項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機制和“辦不成事問題反映窗口”,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阿勒泰地區行政服務中心獲評全國“政務熱線服務群眾優秀單位”。
——以法為綱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阿勒泰地區開展“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行動,嚴格按照權限程序依法行使權利,建立完善執法司法監督體系,深入開展執法司法監督質效年活動,建立“六大監督”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執法司法為民質效,讓各族群眾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持續深化政法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承諾,向社會集成推出112項為民服務舉措,讓執法司法有力度更有溫度。
——以法為綱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阿勒泰地區健全地縣鄉村四級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研究出臺地區四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平臺工作規范。各縣市有效整合法治資源、部門資源、社會資源,成立了不同特色的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目前,全地區已建成“一站式”縣級矛調中心7個,指導建立人民調解委員會676個、品牌調解工作室24個,實現轄區全覆蓋;平均每年調處各類矛盾糾紛11358件,化解率達98%。
——以法為綱探索普法新路徑。阿勒泰地區創新普法平臺,“法治講堂·逢九開講”邀請國內知名高校的130名法學專家教授,先后舉辦培訓42場次,覆蓋干部群眾50余萬人次。今年年初,“法治講堂·逢九開講”升級成為全疆干部群眾學法“大平臺”;“法治文化基層行”、普法“輕騎兵”走進鄉村牧區,普法接地氣;“雪都義警”、“冬不拉”調解室等法治服務品牌,將黨的政策、法治的聲音送到“最后一公里”“最遠一家人”,法治宣傳教育真正實現強起來、實起來、暖起來。
一項項舉措護航經濟發展、守衛百姓平安福祉,讓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讓法治陽光溫暖群眾心田,帶給人民群眾滿滿的獲得感、穩穩的幸福感、妥妥的安全感,更讓法治阿勒泰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