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帕米爾高原,一面旗幟、一匹馬、一個警務背包、一個馕,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公安局波斯坦鐵列克派出所馬熱加尼庫木村警務室警長加庫普瓦力·拜克堯力的工作必備。
在加庫普瓦力的警務背包里,裝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馬熱加尼庫木村村民的訴求和待解決的事項。讓人記憶猶新的是筆記本上不同顏色、不同符號的標注。
詢問得知,原來,筆記本上紅色的標注是當前還未解決的;藍色標注是已解決的困難訴求;打了勾的是幫群眾解決問題后受到群眾好評的;畫上五角星的是群眾向他提出的工作意見建議。

馬熱加尼庫木村是一個農牧結合村。村里一組、二組位于山腳下,是以耕種土地為主的務農區,而三組、四組則在偏遠的深山里,屬于放牧區,距離村委會、鄉鎮都很遠,更別說縣城了。
從馬熱加尼庫木村警務室到牧區的道路,很多地方車輛無法通行。加庫普瓦力和同事進牧區時都會帶著黨旗、騎著馬、背著警務背包,翻過一條條曲折的山路。期間,餓了、渴了吃一口馕、喝一瓢山澗水,直至到達牧區。
向牧民宣傳安全防范常識,講便民利民舉措,了解牧民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訴求,送生活物資、證件……久而久之,牧民都親切地稱加庫普瓦力為“馬背民警”。
9月13日,加庫普瓦力在村里走訪,得知村民艾買提江和艾山因土地產生矛盾糾紛。加庫普瓦力立即找到兩名當事人了解情況。
原來,艾買提江和艾山兩家宅基地相鄰,之間有一條道路,但由于兩家常年在此推地、平地,導致道路越來越窄,也越來越難走。前不久,艾買提江在現有道路的基礎上,填土擴大了范圍。艾山認為艾買提江故意占領道路。雙方爭執不休,互不相讓。

了解情況后,加庫普瓦力聯系村干部,并邀請了村民塔西白克·哈力克老人參與調解。加庫普瓦力、村委會干部一同對兩家土地進行測量,以“背靠背”的方式對兩人進行勸解,塔西白克老人強調鄰里之間應和諧相處,期盼雙方互讓一步。加庫普瓦力理清事情脈絡,釋法明理,傾力做雙方的思想工作。經過近一小時的努力,當事雙方愿意各自讓出一小部分土地擴寬道路,一同將兩家宅基地中間的路修好,方便大家出行。
“塔西白克老人在村里有威望,對村里的社情民意比較熟悉,請他參與調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庫普瓦力說。
提起塔西白克老人,他和加庫普瓦力的緣分要從2018年8月的一天說起。
那時,加庫普瓦力是波斯坦鐵列克派出所民警,一天,他和同事在走訪中認識了馬熱加尼庫木村塔西白克老人。老人的子女在外務工,家中只有他和老伴,因常年下地勞作,兩人都落下一身病,日常出行不便。
了解情況后,加庫普瓦力會常去縣城、鎮里購買糧油、蔬菜、水果、馕及醫藥等送到老人家。春耕秋收時,他到田間地頭,幫助老人干農活;逢年過節,他會買上菜去看望老倆口,并為老人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陪老人聊聊家常;快過冬時,他提前送去棉衣、棉褲、棉被等物品,并撿拾一些干柴,堆放在院落,便于老人取暖用。每次他都不忘叮囑老人安全注意事項。
在塔西白克老人看來,加庫普瓦力就是自己的親兒子,提到這個兒子,老人不停地夸贊著。
“你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不會把你當外人。”在基層工作多年,加庫普瓦力分享了做好群眾工作的心得。

由于工作繁忙,加庫普瓦力少了對家人的陪伴和照顧,這讓他很是內疚。
“媽住院了,我得寸步不離地照看著,爸出行不便,女兒沒人接送了,你能不能向領導請個休假,回來幫幫忙。”9月16日晚,妻子古麗阿依姆·阿卜力克木給加庫普瓦力打電話,支支吾吾地說道。
妻子話音剛落,加庫普瓦力眼眶紅了。他幾次把電話移開,想盡可能平復情緒。
“媳婦,現在任務重,我不能請假,我們再想想其他辦法吧。”兩人沉默許久。
掛掉電話后,加庫普瓦力獨自坐在辦公室想了很久,他撥通了堂姐的電話,請求幫忙并得到同意。
第二天,加庫普瓦力給妻子打電話表達了歉意。
“我理解警察的不易,我會一如既往地照顧好家人,你自己也要照顧好自己。”聽完妻子的話,加庫普瓦力如釋負重,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