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腿要勤。這是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區(新市區)分局長春路派出所海寶社區民警康耀工作近3年來的體會。
“入一戶填一表,再附上照片,一目了然,心中有數。”9月17日,康耀向記者展示他自制的《入戶登記表》,相關信息一應俱全。在其中一張登記表上,記者看到,“問題隱患和訴求意見”欄密密麻麻,居民訴求從反映到解決,全過程記錄。
表格實用,內容實在。這樣的登記表,康耀裝滿了3個檔案盒,涵蓋轄區所有住戶。
這都是他一步一步“走”出來的結果。
2020年,剛到海寶社區的康耀把入戶看作一項“工作任務”。其間,他認識到與居民溝通的重要性,但警民聯系不強、互動不足,如何獲得居民的信任成為擺在康耀面前的一道難題。
直到他解決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讓康耀獲得了名聲。2021年3月,因房屋性質問題,轄區一小區房產證未能及時辦理,為居民帶來諸多不便。康耀了解情況后,及時組織居民及相關人員召開“說事會”,聆聽困難訴求,多方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問題。那段時間,康耀的微信步數頻破5萬。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康耀的努力下,小區居民順利辦理了房產證。居民們向康耀送去錦旗以示感謝,“康警官解民憂”的名聲也在轄區傳開了。
第二件事,讓康耀獲得了認可。2021年初,轄區一小區因供暖管道老化,室內溫度驟降。該小區老人多,冬季室溫不達標是個大問題。為此,康耀一日協調熱力、物業等人員,對管道進行緊急維護,做好臨時性供暖。捱過寒冬后,他又數次與熱力公司對接更換供暖管道事宜,并于當年6月順利更換。
“康警官好樣的!”那個初夏,警民微信群里,“刷”出了滿屏認可。
群眾事,無小事。對于居民提出的困難訴求,康耀都盡最大努力解決。今年8月31日,轄區居民李女士求助,為了不耽誤孩子報名入學,她急需落戶。康耀第一時間核查材料,僅用半天便協助李女士辦理了落戶手續。次日,李女士的孩子順利報名。
今年7月26日,轄區兩戶居民因房屋漏水發生爭執,康耀巧用鄰里感情化解矛盾。最終,雙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
此外,康耀還聯合人民調解員、律師開展聯合調解。今年以來,他參與化解了43起矛盾糾紛。
現在,康耀對轄區情況了如指掌,但他仍堅持每日入戶。走在轄區,“康警官,來家里吃飯”這樣的招呼聲常入耳中,也成了他與轄區居民感情深厚的真實寫照。
一次,有居民主動向康耀提供“異常情況”線索,稱多家住戶房門旁有用粉筆畫的符號,且這些住戶因經常出差等原因家中經常沒人。康耀調查核實后上報,原來,這些符號為竊賊慣用標記。目前,此線索已移交偵辦。
最讓康耀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學習法律知識,并向身邊人開展義務宣傳。
“腿勤,才能走進居民心里,才能得到信任。”康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