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平安網訊 日前,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公安局高新區(新市區)分局河南路派出所一級警長熱孜婉古麗·吐爾遜獲得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近日,人民公安報記者對熱孜婉古麗·吐爾遜進行了采訪。
記者:大家都叫您“熱警官”“熱心腸警官”。那么轄區居民對您還有什么有趣的稱呼呢?
熱孜婉古麗:除了這些稱呼外,大家還會叫我“熱姐”,老人們會叫我“孩子”。這些稱呼看似很平常,但都充滿了對我的信任。其實我只是在入戶走訪時幫助解決他們的問題,時間久了,就成了他們心中熱心腸的熱警官。
在我管理的轄區有很多老年人,我給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留下了我的電話,如果他們突發疾病,我就可以第一時間趕到家里。我還幫老人們解決了家里門窗損毀、手機充不上電、電視不會開等問題。轄區有位95歲的奶奶可喜歡我了,我也喜歡她。盡管她視力不好,但每次我站在她身邊時,她都能知道是我,會帶著口音說“是小葉(小熱)嗎?”因為年齡大了,她總是記不住我的辦公室具體是哪一間,她會在辦公樓里大聲喊我的名字,我聽到了就會出來迎接她。有一次,她突然來到我辦公室,拿著8個杏子塞給我,說“小葉(小熱)你吃。”我說“我不吃了,奶奶您拿回家吃。”她說:“我年齡大了,提不動,我想讓你吃?!边@些小事真的感動到我,因為是在辦公室里,所以眼淚才忍著沒有流出來。我把他們當親人,他們也會把我當親人。
記者:聽說您在社區警務工作中有兩大法寶,一個是臺賬,一個是微信群。能和大家說說這本臺賬嗎?臺賬里都記了什么?
熱孜婉古麗:我的臺賬里,記錄的都是轄區群眾的事,到現在已經有4個很厚的本子了。幫助記憶、總結經驗,這是我堅持記錄臺賬的初衷,像是電話提醒租戶盡快補辦到期的居住證,給行動不便的居民送新的身份證,居民家里暖氣不熱、窗戶壞了、噪音擾民……這樣的小事,我樣樣都記在上面,盡快想辦法解決。這些臺賬既是我社區工作的“備忘錄”,也是我和轄區群眾相處的一本“回憶錄”。
為了讓轄區居民不出單元門就能把問題解決,我還建立了47個警務網格群,覆蓋人數近5000人。防范電詐、法律宣傳、身份證及戶籍業務提前告知、發布招領啟事、解答咨詢……群眾迫切關心的許多事情都是在群里解決的。當我累的時候,我會翻翻我的臺賬、會看看我的微信群,因為那里有太多回憶,有太多對人民警察的鼓勵,有太多激勵我繼續服務好人民群眾的話語,也是這些一直支撐著我做好社區工作。
記者:說到微信群,轄區47個居民微信群里都有您,這是怎么做到的?
熱孜婉古麗:我是在入戶工作中以及在警務室辦理業務時將大家拉進群的。我的目的就是讓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解決自己的問題。起初,發生過剛拉入群的居民很快就退群的現象,于是我就在想該用什么辦法留住他們。我認真地在群里解決好群眾的每一件小事,在入戶時隨手拍下單元門口沒有上鎖的電動車、自行車,把照片發到群里。慢慢地,群眾知道我在辦實事,微信群也越來越有價值?,F在,我轄區的居民也都喜歡上了這個群。
記者: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您采取了哪些回應群眾期待的具體舉措?您的下一步目標是什么?
熱孜婉古麗:“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我走商戶、訪工地,充分發揮群防群治聯動作用,通過“壓實一個主體責任、盯住一片商戶、管住一個房東、開設一個課堂、組建一支隊伍”的“五個一”工作法,壓降轄區發案,今年以來轄區刑事案件“零發案”。接下來,我將繼續堅持把人民放在心里,堅持細化老年人的幫扶愛護,努力提升轄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