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年前,浙江省諸暨市楓橋鎮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近年來,新疆公安機關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建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動局面。
近日,記者走進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公安局上阿圖什派出所,探究這個首批區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是如何煉成的。
“天門救援服務隊”——萬家燈火守護者
在上阿圖什派出所,有一支能“上天入地”的救援服務隊——“天門救援服務隊”。隊伍組建至今,救援群眾185人次,救助車輛56輛,牲畜230余只,挽回群眾經濟損失600余萬元。


2021年6月10日18時10分許,急促的報警鈴聲響起,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焦急的聲音:“天門景區突然下起大雨和冰雹,山上還有9個人沒有下來,都是中老年人,請求救援!”
“天門救援服務隊”立即出動。經了解:因突降暴雨、冰雹造成洪水沖擊山路,9名外地游客被困在山上,已有人出現身體失溫現象。
救援途中,持續的暴雨、冰雹造成山體落石,山路十分難走。在一處只能一人通過的攀登處,洪水、山頂落石不停襲來,救援人員無法前行。憑借經驗,救援人員決定原地等待洪水減弱。他們通過電話安撫被困人員情緒,要求大家原地抱團取暖,等待救援。
約30分鐘后,洪水減弱,救援人員立即頂著冰雹摸索前進。經過1個小時奮戰,終于找到了被困的9名游客。
下山后,獲救群眾激動地說:“最害怕的就是山上滾石下來,噼里啪啦的,我們就拼命跑,當時非常非常害怕。后來看見救援人員,我一下就有了安全感,衷心感謝新疆公安民警!”


2019年成立以來,救援服務隊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搶險救災、突發事件應急救援、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中,都能看到他們積極的身影。他們努力實現“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時空守護平安、零距離服務群眾”,讓便民觸角充分延伸、社會治理深入開展、警民關系更加和諧,受到了轄區群眾和游客廣泛贊譽。
“老鐵調解室”——調解糾紛聚民心
“老鐵調解室”真的是“老鐵”的。
民警鐵力瓦力地·吐爾遜是土生土長的上阿圖什鎮人,34年前從警校畢業后就到了派出所,一直工作至今。2019年5月,上阿圖什派出所借助鐵力瓦力地善于調解矛盾糾紛的專長,以及他“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天然優勢,推出品牌警務“老鐵調解室”,專門調解轄區群眾的各種矛盾糾紛,效果出乎意料地好。
上阿圖什鎮鐵提爾村村民其曼古麗·艾山家有6口人,其中兩個是孩子,兩位是老人。公公80歲高齡,長期需要人照料,兩個孩子還小,難免淘氣。由于丈夫長期在外做生意,家里的一切基本都靠其曼古麗張羅,事情一多,人就容易煩躁,加上婆婆的不理解,一天,婆媳二人從爭吵上升到了肢體沖突,婆婆一氣之下跑到村委會控訴兒媳婦。
鐵力瓦力地了解情況后,將其曼古麗和婆婆請到調解室,分別從雙方的立場做工作,希望雙方互相理解、體諒,特別講了婆媳之間該如何溝通。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調解,婆媳二人懂了對方的難處,和好回家。


在調解室的墻上,醒目地標注著幾行大字:“耐心開啟心窗,及時定糾止爭法;真心解開心結,當時息事寧人法;公心敲開心門,實時釜底抽薪法”,這是上阿圖什派出所借鑒“楓橋經驗”提煉出的“三心工作調解法”。
“調解工作要帶著感情去做,不要講許多大道理,只有帶著感情去講,才更好聽、更動聽,更容易走進當事人的心里……”鐵力瓦力地將他的“調解心經”和盤托出。
在鐵力瓦力地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民警加入到調解隊伍。如今,“老鐵”不是代表鐵力瓦力地一個人,而是一群人,是廣大基層民輔警,是治保主任,是一個個調解組織……他們都是“老鐵”,在上阿圖什鎮,有矛盾找“老鐵”已深入人心。截至目前,“老鐵調解室”已成功化解各類矛盾糾紛370余起,真正實現了矛盾不上交。
“背包警務服務隊”——走進百姓心里頭
“群眾怎么方便我們就怎么改,服務怎么快捷我們就怎么來?!痹谏习D什派出所,每一名民輔警心里都“刻”著這句話。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派出所堅持以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窗口為目標,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質量、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工作,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里。
2019年1月,“背包警務服務隊”應運而生。
這支服務隊把證件辦理、案件回訪、法律宣傳、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等設備、資料以及維修工具、藥品等日常用品裝進警務背包,背包背到哪,為民服務就跟到哪。民警不僅辦理業務,還力所能及幫群眾處理家庭瑣事,使行走在鄉間的“背包警務”讓群眾得到更大的實惠。


7月29日,民警了解到轄區博依薩克村、薩依巴格村有幾名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無法外出辦理身份證。
當日,民警就攜帶辦證設備,背起背包走進這兩個村,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殘疾人提供上門辦證服務。兩周后,民警再次上門,將辦理好的新身份證第一時間送到群眾手中,解決了群眾用證所需,讓群眾少跑腿甚至不跑腿。
博依薩克村70歲的村民麥麥提·艾則孜說:“我的身份證快到期了,一直想去換,可是家里孩子太忙回不來,我腿腳又不方便……幸好有咱民警上門,這服務真的太貼心了!”
借著走村入戶的機會,民警向群眾宣傳了“最多跑一次”戶政改革、“新疆公安微警務”小程序辦理業務流程和“放管服”便民舉措、“國家反詐中心”APP等,耐心講解了“新疆公安微警務”小程序中3類23項公安業務網上辦理及預約功能,對常用的戶政業務、身份證辦理、臨時身份證明開具等進行了詳細說明,用實際行動幫助群眾縮減辦事時長和次數,將服務窗口觸角延伸到了“最前沿”,不斷把“楓橋經驗”融入到派出所工作實踐中。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苯陙?,上阿圖什派出所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工作目標,在多元調解糾紛、強化安全防范、全力為民服務方面持續用力,全方位做優“天門救援服務隊”、做實“老鐵調解室”、做深“背包警務服務隊”。隨時隨地的應急救援、田間地頭的糾紛化解、耐心細致地宣傳講解,這些小事實事好事,著實構建了和諧的警民關系,真正實現了警務圍著民意轉、民警圍著百姓轉,真正做到了讓黨和人民群眾放心和滿意。
2021年1月,上阿圖什派出所被命名為自治區首批區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21年2月,被自治區公安廳授予“集體二等功”;2021年7月,獲評克州“先進基層黨組織”;2021年7月,被自治區公安廳授予“全疆優秀公安基層單位”榮譽稱號……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和‘基礎牢、出事少、治安好、黨和人民滿意’是我們的工作目標。”上阿圖什派出所所長秦定軍告訴記者,派出所將堅持把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作為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忠實履行好守護一方平安、服務一方百姓的神圣職責,全力打造新時代人民滿意“楓橋式”派出所,讓平安“楓警”這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