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以“復工復產”為名的詐騙套路常出常新。近日,烏魯木齊市反詐中心就攔截了一批電信詐騙案件,希望廣大群眾引以為戒。
“公司領導”發來轉款指令
李女士是烏魯木齊市一家公司的財務人員,9月1日17時許,她的QQ郵箱收到了一封“公司領導”給她發的郵件。
郵件中,該“領導”提出公司準備復工復產,他設立了一個QQ群方便公司人員居家辦公,讓李女士通過QQ號進入。
李女士按照“領導”的指示進群后,發現公司的總經理、副總、財務總監、公司法人代表的頭像都在群里,便沒有懷疑。
緊接著,李女士在群里看到,公司的“總經理”在群里發出指示“給某某公司轉14.5萬元貨款”,公司的“財務總監”立馬回應“馬總,收到!”
“我以為是領導就在群里溝通,因為都是居家。”李女士說,看到大家溝通得如此順暢,她也沒有電話聯系,直接就將貨款轉賬至群里提供的賬號中。
轉賬后,李女士通過電話跟領導知會一聲,結果發現自己被騙了,于是立即撥打了110報警。
接警后,烏魯木齊市反詐中心迅速啟動“即發性警情涉案資金查控機制”,會同入駐銀行對涉案資金進行追查,2小時內追蹤到資金下落,凍結涉案資金賬戶,為受害人挽回經濟損失14.5萬元。
貸款要求交“手續費”
9月2日,米東區公安分局新工地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推送預警,家住米東區的祁先生可能遭受了貸款類詐騙。
當日,祁先生接到了一通來自廣州的電話,電話中,對方稱現在貸款非常劃算,不需要抵押房產等。因為自身有經營需求,在對方的勸說下,祁先生下載了對方推薦的“貸款平臺APP”,并在平臺上與對方簽訂了電子合同。
在操作過程中,對方又打來電話告訴祁先生,他的銀行卡號顯示異常,需要交20000元手續費才能繼續進行操作。祁先生因一時交不出那么多錢,僵持幾分鐘后將電話掛斷。
與此同時,新工地派出所民警聯系到祁先生。通過核查,該貸款電話為詐騙電話。民警又仔細核查了祁先生簽訂的電子合同,其中祁先生的卡號信息填寫錯誤,因此銀行卡信息并未被盜取,未造成實際損失。
“正值復工復產時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觸式復工、居家隔離等情景,實施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烏魯木齊市反詐中心民警米翔說,宣稱低價出售防疫物資、利用開學冒充老師誆騙錢財、宣稱可以“無抵押”放貸、“刷單”兼職等詐騙套路都有可能發生,請廣大市民多多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