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的一天,我從村委會辦公室出來,看到不遠處,艾斯瑪正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我的手下意識伸進口袋:沒有吃的。我來到對面的“小萬達”商業街,買了幾袋零食,走到他們面前,遞給艾斯瑪。
她一定會分享給其他孩子的,我在心里告訴自己。果然,艾斯瑪將零食分給了小伙伴。
艾斯瑪曾是我的學生。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作為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干部,我主動報名來到疏附縣站敏鄉艾日克貝西村幼兒園支教。
要有感恩意識、懂得分享,是我在課堂上經常重復的話。
一年的支教生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一年,我和孩子們共同成長,他們都記住了“佳佳老師”;這一年,我變身銷售員、代購員、快遞員等,收獲了村民燦爛的笑容。
回到單位后,去年下半年,我到村里看親戚,還沒走到村委會大院,一個村民就喊著“佳佳老師回來了”朝我跑來。那一刻,一股暖流從心里升起,我的眼眶濕潤了。
要知道,距離我支教結束已經過去大半年了,我換了發型、戴著口罩,村民居然還能認出我,這讓我有了回家的感覺。
那一瞬間,我也深刻意識到,支教期間我進行的每一次家訪、向孩子們捐贈的每一份物品、課堂上講的每一句話,都被孩子和他們的父母記在了心里。
去年年底,我又報名參加“訪惠聚”駐村工作。再一次回到艾日克貝西村,我的工作崗位從三尺講臺換到了該村農村發展(鄉村振興)中心,工作內容包括服務村民、統籌村內資源、搞好第三產業。
奮進中的艾日克貝西村,人人有事做,戶戶忙發展。半年來,我和同事、村干部一起,為村民解決憂心事,辦好暖心事。
今年6月,8歲的小穆被查出患有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全家人手足無措,感覺天都塌了。
村民的困難就是我們的困難。我和同事陪小穆去醫院,詳細了解病情;結合其家庭情況,開會研究后決定將小穆和其父母納入低保;咨詢有關政策,協助小穆父母準備醫療費用報銷手續;聯系疏附縣紅十字會,了解骨髓配型方面的情況;與烏魯木齊的醫院對接,溝通手術等事宜……考慮到后續治療費用高昂,我們又幫助小穆注冊“水滴籌”籌款,盡最大努力幫助這個家庭。
最近,小穆已經入住自治區人民醫院,我們期待他早日康復。
去年9月,村民麥麥提江打工時不慎右臂骨折,構成十級傷殘,影響到生活及就業。我們上門走訪,了解麥麥提江的困難訴求,將他和兩個孩子納入低保,同時與涉事公司協商,該公司一次性賠償麥麥提江8.5萬元。
今年6月,村民艾某家的奶牛突然死了,這是他3個月前花了近3萬元買來的,艾某心疼不已,到處“跑門路”,希望得到賠償。我們知道后,多方聯系溝通,最終為他爭取到保險賠償金1萬元。
最近,村民哈某也遇到了鬧心事,種的幾百畝桃子豐收,但就是賣不出去。他急我更急,和村干部商議后,決定利用村里的烘干坊把桃子做成桃干,方便儲存也易于銷售。
關注村民個體發展,更關注鄉村長遠規劃。我們引導村辦企業根據生產和用工特點,不斷擴大規模,既盤活了閑置資產,增加集體經濟收入,又讓群眾實現了就近就地就業,成為激活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我們還推動村委會與疏附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疏附縣支公司簽署三方戰略協議,探索“鄉村振興+金融”模式。
就這樣,我和村民一起努力奮斗,每一天都充實而快樂。
石榴云/新疆法制報記者 房佳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