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
新疆多地實施臨時性靜態管理措施
各族干部、群眾
心往一處想
勁往一處使
攜手共渡難關
其間
總有些溫暖,給我們力量;
總有些關懷,讓我們感動。
喀什地委政法委 馬小云:
“大媽,您要的蔬菜買回來了”“小朋友,我帶你去做核酸”……一句句關心和問候,是這幾天奮戰在喀什疫情防控一線政法青年干警說的最多的話語。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喀什政法青年干警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孤寡老人因牙疾吃不了硬食,他們自己蒸饅頭送過去;居民飲水困難,他們聯系水廠將桶裝水扛過去;果農水果滯銷,他們發動社區居民幫助購買,親自送到手…….疫情面前,他們“疫”刻沒有松懈,時時刻刻心系百姓,只有在片刻休息的時候,悄悄換掉汗水浸濕的衣服,隨便吃點飯菜墊墊肚子,轉頭繼續奔向防疫一線,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新時代政法青年干警的責任與擔當。
烏市頭屯河區人民檢察院 田嘉潔:
按下暫停鍵的日子從炎炎夏日等到了綿綿秋雨降臨,驟雨初歇,奮斗在一線的檢察人在黎明前夕和衣而臥。一個又一個不眠夜,堅守成為了力量,也成就了希望。那些陌生的人們送上的一個微笑,戰友間默默的關懷,讓我們品嘗到了苦難中的甜蜜。不論是輪崗值班還是運送物資,更多的居民能夠理解我們,能夠配合防疫措施,一樁樁一件件無足輕重的小事,慢慢累積,成了無數個日夜中堅定初心的堅強基石。
有一位阿姨最為熱情,她與我們隔窗相望,說等疫情結束去她家吃抓飯、拌面,“你們要來啊,一定一定要來啊!”來自群眾的善良溫暖了每一個下派干部和志愿者的心。
昌吉市人民法院 楊景悅:
8月,剛剛入職的我積極響應院黨組發出的到抗疫一線的號召,奔赴集中醫學隔離觀察點。
在陌生的環境里做著不熟悉的工作,我難免忐忑不安,是大家的關心與愛護幫助我在成為一名合格抗疫“戰士”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同事耐心的教導幫我找準了工作的方向,讓我對接送留觀人員與建檔管理逐漸得心應手;醫務人員詳盡的防控培訓喂我吃下“定心丸”,讓我學會了防護服的正確穿脫步驟,給抗疫更添保障;院領導多次親臨一線看望慰問,及時送來了防護物資與必要生活用品,讓我倍感溫暖,信心十足。我明白,是身邊這些可親可愛可敬的人默默支持著我,讓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為他們守護一方平安。我也堅信,病毒終將潰散,我們終將勝利!
伊寧縣人民檢察院 段穎:
盛夏時節,伊寧市再次按下暫停鍵。作為青年黨員,我積極響應號召,再次成為抗“疫”志愿者。末伏的高溫天氣下,樓棟50戶125位居民克服了靜態管理的種種不便,從最開始訂購西瓜、大桶礦泉水、大袋米面等物資,到現在只訂購基本的生活物資、小袋米面,從最初的埋怨、抱怨到慢慢理解、配合,一句真誠的“謝謝”、一盤噴香的蛋撻、一小包水果,讓我感受到無處不在的關心和體貼。
艱苦鏖戰中,送我N95口罩的叔叔、幫我搬重物的小伙、電話提醒我可以訂菜的鄰居大哥,志愿者間的真誠關心、互幫互助給予我克服恐懼、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疫情之下,每個互不相識的人都化作一道溫暖的光,照進千家萬戶,點亮伊寧的夜空。
烏市米東區人民檢察院 田晶:
三年來,我參與防疫的腳步從單位到“訪惠聚”工作隊,從機場到高鐵,下至社區沉至方艙,通知就是命令,在那些“拎包就走”的干脆背后,充滿了絲絲溫情。
清晨,當新一班“戰友”接力踏上前往抗疫一線的征途時,同事對著遠去的車說:“希望他們一切順利”。說這話時,她剛從一線返回不久,深知此行所肩負的使命與責任,同時也熟知它的艱辛、繁忙與對家人的思念。因為曾經歷,更容易感同身受。
臨行前同事們塞進包里的日用品、零食,工作中的一句“你休息一會兒,我來”的關愛,焦頭爛額時群眾的聲援與支持,成為一束光,暖著心,指引著路,趕走了疫情籠罩的黑暗。
愛和希望,總比疫情傳播得更快、更遠,更有力量。
伊犁伊車嘎善邊境派出所 軒宣崗:
“警察叔叔,送給你一幅畫,感謝警察叔叔一直守護著我們。”看著衣襟被汗水打濕的警察叔叔,一名叫阿克娜爾小朋友這樣說。
“真的謝謝你們,解決了我的困難,你們放心,這段時間,我會呆在家中,不再給你們添麻煩了。”居民張大叔豎起大拇指稱贊著。
……
每一個微笑,每一句贊賞,都是對“疫”線民警最大的褒獎和鼓勵。面對疫情,我們共同關注著疫情相關的動態。不一樣的是,身穿防護服的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疫情作戰,堅守本職崗位,為群眾解小憂、幫小忙。在此,要向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全體戰友、工作人員說一聲“您們辛苦了”。
布爾津縣人民檢察院 楊焙晴:
如果說防疫大事鍛煉人心,那么溫暖人心的則是防疫中點滴的小情。自單位協助抗疫以來,我們每天都需要下社區值守,有時是在日頭正盛的中午時分,有時是在蚊蟲紛飛的凌晨十二點。一天中午,我一如往常在小區值守,眼前突然出現了一雙略顯粗糙的手,端著一盤冒著涼氣的瓜,“同志,辛苦啦!”我抬頭看見了這雙手的主人,口罩并沒有遮住老太太臉上滿溢的笑意,她一邊招呼著我快吃塊瓜解解暑,一邊絮叨著這天氣有多熱、這疫情有多可惡,而我仍處于感動與無措交織的恍惚中。
連續一周的值守讓我對小區的居民臉熟了個大概,進出時除了掃碼,我們也寒暄幾句,但我沒料想過會在烈日下收獲這樣一份“清涼”與善意。從送瓜到離開大概只持續了幾分鐘,為了不影響我工作,老人很快就回去了,但是在后面的日子里,我每每回想起這幾分鐘都忍不住心生溫暖。大事要嚴陣以待、謹慎處理,小情要妥帖珍藏、以慰風雨。或許反復無情的疫情令我們煩惱,但再嚴峻的疫情,終究抵不過溫暖的人情。
烏蘇市車排子司法所 寇清清:
在志愿服務時,一位80多歲的奶奶邁著小碎步走到我們身邊,告訴我們她的高血壓藥吃完了,希望幫助她去購買。
看到奶奶手里拿著僅剩一顆藥的藥板,我接過來,她塞給我一個小卡包,說里面是醫療卡和錢。
“這藥應該用不了這么多錢,我先去拿藥,回來您再把錢給我。”
“小姑娘,拿著吧,你們都是黨員,是志愿者,我相信你。”
一句句簡單的話,表達出群眾對我們的信任和認可。在那一刻,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
烏市米東區人民檢察院 冶婷:
和疫情一起到來的,除了離開孩子十多天的心酸,還有早秋的清冷。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我和同事們在居民樓下搭起了一頂頂帳篷,藍的粉的紅的,頓時給空蕩蕩的小區增添了明晃晃的色彩。
對將要到來的“露營”生活有些許興奮的同時,我也琢磨著如何抵擋住夜里嗖嗖的涼風。沒等到我琢磨出結果,志愿者大哥大姐們紛紛送來了大大小小的防潮墊,年邁的大娘從窗戶遞出了褥子,隔壁單元的小姑娘在樓上喊“姐姐,我把厚被子放在門口,你幫我們送菜時記得抱走,鋪厚點,暖和”,菜店的大姐也拿來了紙箱子,耐心地拆開、對齊再用膠帶捆結實,邊往帳篷下面鋪邊心疼地說,“這能行嘛,地下得多潮呀!”接著還有居民拿出孩子的爬爬墊、褥子、新被子、新床單,囑咐志愿者幫我鋪在帳篷里。就這樣,在滿天繁星的夜里,我睡在了十幾個居民和志愿者“強行”為我鋪好的層層褥子上,沒有感受到一絲初秋夜晚的涼意。
那大概是我數年來睡過的最柔軟最溫暖的褥子了吧,不,那已經不是薄薄厚厚的褥子了,是一顆顆滾燙的、想要竭盡全力戰勝疫情的的信心和決心!
伊寧縣人民檢察院 張瑩:
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生活節奏。臨近產檢,我一直擔心是否能如期做。
“能不能安排產檢?”我嘗試詢問社區干部。
“你稍等一下,我問一下。”社區干部說,沒過一會兒,她就回復,可以去就近的醫院產檢,等一會有人聯系你。
果真,不到半個小時,電話一通接一通地打進來。“你好,我是醫院車輛保障的人,你要去醫院嗎?什么時候去?你的地址發給我,我去接你。”“你好,我是警務室的,你是孕婦嗎?需不需要幫助?”“你好,我是社區干部,醫院的人和你聯系了嗎?”……
那一刻,我倍感溫暖。雖然我的家人都不在身邊,但是我的身邊有另外一群家人。
精河縣人民檢察院 阿來衣古麗·哈爾:
精河縣疫情防控戰“疫”中有這樣一群人,當大家足不出戶自我隔離的時候,他們的身影出現在精河的每一個角落,他們只有一個袖圈和一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無論刮風下雨,每天在道路卡口、小區各個單元門口值班、巡邏,組織規范做核酸,對進入小區的人員勸返并測量體溫,做好車輛登記、生活用品的采購發放、宣傳工作等,看似簡單,其實工作量很大。
疫情發生后,精河縣像這樣的黨員和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一個通知就離開了溫暖的家,在路口值守,宣傳防疫健康小知識,勸說在外逗留居民盡快回家。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志愿服務理念,他們都是疫情防控斗爭中“最美逆行者”!
吐魯番市公安局 吳磊:
此次疫情,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在黨的領導下,聞令而動、無所畏懼,迅速調整防疫政策精準施策,使“靜態管理”成為熱搜名詞,該項防疫政策既突出了“管理”,又保障了“便民”,極大程度上消除了民眾對疫情的恐懼,增加了勝疫的信心。各地相繼實施靜態管理,工作人員迅速返崗,及時投入疫情防控,公安、醫護、社區、志愿服務、后勤保障有序推進,每每看到這些鏡頭或者報道,我的眼睛總是濕潤的,一條條信息,一個個小故事,訴說著“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的堅強和奮勇。我為身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和國家而自豪,我也將牢記使命、不畏艱險,與所有人一道同舟共濟。
“愿你千山暮雪海棠依舊,不為歲月驚擾平添憂愁”,困難總會過去,美好將會到來。
上下同心者勝,
同舟共濟者贏。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