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反復復,
難免讓人心浮氣躁。
如何穩住心神,
政法干警給您支招兒↓↓
精河縣黨委政法委 張喻
如果你是居家防疫,家是最安全的地方,做好各項防護工作之外,多陪伴家人,學做一道菜、陪長輩聊聊天等都會讓我們的家庭變得更溫暖、更舒心。如果你是在單位駐守,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梳理一下工作思路或者思考如何提升當前的工作能力,待到疫情退散時“快步趕超”因疫情影響的進度。總之,不管在哪里,都要靜下心、沉住氣。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我們始終相信風雨過后的彩虹最美麗!
察布查爾縣人民法院 齊立軍
盡管疫情期間不建議聚集,但仍應當保持一定的人際聯系。我們可以通過電話、網絡、微信等方式和親人朋友交流。這樣既可以避免病毒的傳播風險,又可以相互鼓勵,不讓自己陷入自我孤立的心理狀態。當你感到孤立無援時,學著把情緒表達出來,得到外界的心理支持,使不良情緒有所釋放。
奇臺縣人民檢察院 王彥欣
我們要接受自己有心煩氣躁的情緒,這是個體面對危機時的正常反應,不要否認和排斥它們。現在各種信息傳播不斷,可主動學習權威機構發布的相關防護知識,積極接受科學指導,疫情是可防可控的,避免被動接受謠言引起恐慌。在遵守防疫要求,配合防疫管理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在工作之余做些能讓自己感覺更好的事情,不管是看電視節目、看書、聽音樂、運動、玩游戲,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能讓自己更舒適的活動上去。
和碩縣公安局 周天
疫情防控已經常態化,我們應當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在工作和生活環境中做些簡單的布置,比如種植一些花草、貼幾張溫馨的照片等;還可以利用工作間隙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比如聽音樂、讀書、練字、寫日記,或進行有氧運動、冥想練習等。通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細節,其實能讓我們的情緒得到很好的改變。嘗試轉移注意力,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上,時刻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溫暖。
額敏縣司法局 達爾汗
面對疫情,我們的心態要穩,最重要的就是告訴自己:既然已經這樣了,就安心接受現在的狀態。運動是可以起到調節神經遞質作用的好方法。每天運動40-45分鐘,微微出汗,從中醫的角度而言,暢通氣血,調達精神;從西醫的角度來講,保持好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日間精神,晚間安眠。
伊犁州法院 關曉勤
要做好計劃和安排。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認真梳理工作和生活目標,哪個實現了,哪個沒完成,對沒完成的要做好規劃,按照規劃執行。如果還沒有目標計劃,給自己定個目標,有計劃地去完成。認真思考,勤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疫情之下,我們要全力配合、支持防疫工作。眾志成城,我們一定能贏!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人民法院 翟素華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作為一名政法干警,我們應當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以實際行動保障全縣人民群眾健康安全,詮釋新時代青年政法責任與使命擔當,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青春的力量。我們要切切實實扛起工作職責,對因疫情引發的民事案件快速辦理,做到案結事了,給各族群眾吃下“定心丸”,并做好廣大群眾心理疏導,引導各族群眾知法守法、恪守底線,不給政府添亂。
伊寧縣人民檢察院 瑪合巴·阿合哈提
看著每日新增的無癥狀感染數據,大部分人情緒難免會受到影響,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從正規渠道、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掌握必要的防疫知識,避免接觸帶有各種強烈情緒色彩的信息,避免信息過載造成的心理沖擊。如自覺過度恐慌,適當的“充耳不聞”是可取的。事實上,當疫情來襲時,我們不應該自亂陣腳,讓消極情緒左右生活,我們要面對的唯一的“敵人”只有病毒,應該上下齊心,消除病毒的威脅。
富蘊縣公安局 宿婷婷
用長遠的眼光看待眼下面臨的困境,它只是我們生命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要因為眼前的困境,喪失對未來的信心。還可以在自己有余力的時候去幫助他人,如做志愿者。換個角度看生命,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多一種看待事件的角度和可能,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同時也豐富人生閱歷。我們也要做正能量的傳播者,將看到的好人好事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被看到,被知道,被記錄。
瑪納斯縣司法局 葛榮
首先,我們要以普通公民的身份配合相關部門開展各項防疫工作,如:按要求佩戴口罩、采集核酸;其次,我們要以公職人員的身份做好防疫措施的實施,如:配合社區大黨委落實防控任務;再次,我們要以家庭成員的身份做好家人防疫知識的普及,情緒上的安撫。通過對自身的管理及發揮自己的影響力,號召身邊的人用積極的心態、配合的行動參與到抗疫中去。
青河縣人民法院 左浩然
在配合工作人員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鍛煉身體、玩游戲,將居家當作一次和家人深入交流、互相陪伴的家庭假期;也可以當居家是自己的一次“閉關修行”,定一個目標,去學一項自己一直想學習的技能,充實生活,提升自己。
溫宿縣公安局 劉新梅
曾經一位心理醫生給我說過:心理問題只能靠自己去調解,你要學會把注意力轉移一下,不要老專注一個問題,還要學會多運動,比如:走路、慢跑,還要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聽,當你感到緊張的時候還可以學會深呼吸,這些就是克服緊張焦慮情緒的“良方”。平時,我們盡量少看手機,不要長時間沉迷手機;也不要焦慮,不要把負面情緒帶給他人,任何問題都可以解決。
既來之,則安之。
疫情之下,
調節心態的方法千萬種,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種,
積極、樂觀面對,
然后,
祝我們早日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