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建議發出后并不是“一發了之”,而是會跟蹤到底!近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人員再次回到現場查看整改情況,發現建筑垃圾已經清理完畢,現場土壤已經覆蓋,后續將逐步恢復綠植。
2022年3月,庫爾勒市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辦案人員在履職中發現位于庫爾勒市機場路的一塊空地上堆放著大量的建筑垃圾,嚴重影響周邊環境。
“機場路是進出庫爾勒市的主要公路交通干線,外來賓客落地后,機場路的環境會直接影響他們對整個城市的第一印象。有不少群眾還在附近居住,對群眾的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也有影響。”公益訴訟辦案人員說。
庫爾勒市人民檢察院迅速反應,實地調查取證,進一步核實相關情況后向相關行政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建議相關行政部門依法履職,對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行為予以制止,建議對已傾倒的建筑垃圾進行合理處置。同時建議加大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引導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產生單位和個人履行好相應義務。
相關行政部門接到檢察建議后立即處置,對該處建筑垃圾進行了集中清理,協調調用兩臺推土機和多輛渣土車,連續十余天共清理建筑垃圾兩萬余噸。整改期間,檢察官與相關執法單位全程監督整改過程,對建筑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置進行全流程跟蹤。
周圍幾位居民看到后紛紛說,“我看到你們檢察院的人來了很多次,對這個事很上心。”“太好了!這些亂傾亂倒、亂堆亂放的野垃圾清理了……”村民們對庫爾市人民檢察院發出的檢察建議豎起大拇指。


圖片整改前后對比
美好、干凈、整潔的居住環境是最重要的民生福祉。近年來,庫爾勒市人民檢察院在履行公益訴訟職責中發現了一些隨意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情況,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居住環境。針對上述現象,公益訴訟檢察官在第一時間走訪、拍照取證、落實主體責任,并通過向相關部門發出訴前檢察建議、啟動訴前磋商等法定程序,將隨意傾倒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清”出市民生活,讓綠色成為生態底色,用檢察力量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