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新鮮不,民警給咱老百姓匯報工作!”7月11日,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花苑小區居民姚衛國拿起手機,湊到老伴身旁說。
姚衛國說的“匯報工作”,是阿勒泰市公安局金山路派出所開展的一項服務工作。今年4月以來,該所每個月都會組織5名社區民警在轄區居民微信群發布信息,向居民匯報派出所當月工作開展情況,包括服務群眾、執法辦案、反詐宣傳等內容。匯報不說“場面話”,沒有“假把式”,讓居民們感受到了自己身邊有一群“溫暖的人”。
“不少居民出門時,會把鑰匙放在門口腳墊下,給小偷留下了入室盜竊的機會,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7月11日,金山路派出所所長程亮向記者展示居民微信群里的安全提示。
匯報中,還有不少“暖心事”——6月10日,園林小區一孕婦暈倒,警務站民輔警駕駛警車將她送到阿勒泰地區人民醫院;6月19日晚,在金山路后街,轄區群眾的小轎車陷入水坑,民警合力救援,并設置警告標志,警示其他車輛;6月30日,轄區三道巷一居民將鑰匙反鎖在屋內,警務站民警接到求助后,借用梯子從二樓陽臺翻窗而入,幫居民打開了房門……
“人民警察愛人民,人民警察人民愛!”“辛苦你們啦!”“向民警和輔警致敬”……居民微信群里,大家紛紛點贊刷屏。
一件件“小事”,搭建起警民之間“雙向奔赴”的橋梁。

“匯報工作”這個“金點子”,源于阿勒泰市公安局去年年初推行的“警民懇談”工作機制。該機制是該局在總結“開門評警”“百萬警進千萬家”等活動經驗的基礎上,為著力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
如何讓警民懇談呈現新氣象、綻放新光芒?阿勒泰市公安局各部門積極探索,或召開專題匯報會,或開展警營開放日活動,或組織民警走進田間地頭、小區院落,與群眾圍坐在一起談心交流,耐心回答群眾提問,認真聽取批評意見,并積極整改。

為確保群眾的訴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實,阿勒泰市公安機關統一定制《警民懇談記錄本》和《群眾意見反饋單》,要求民警詳細記錄懇談內容,不能當場答復的,待事情解決后發放《群眾意見反饋單》。
阿勒泰市公安機關這種俯身工作方式,贏得了群眾廣泛信任和支持,有效推動了警務工作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