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需制宜 打造15分鐘服務圈
“打造集多種服務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會客廳,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探索和創新,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動實踐。我們要讓更多群眾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共同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6月28日,阿勒泰地委委員、組織部部長王君安說。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從城市最小細胞社區入手,創新基層治理機制,大力推進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的會客廳建設,打造了13個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會客廳,今年繼續推進14個會客廳的改擴建。這些會客廳連點成片構建起服務群眾的15分鐘服務圈,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群眾來此休閑娛樂、康養健身、讀書育人。
打造社區服務新平臺
“真是太快了,只需帶上身份證,就能辦理居住證。”近日,甘肅省務工人員李雪琴、馬建明在富蘊縣庫額爾齊斯鎮新新社區“全崗通”干部的熱心接待下,不到10分鐘就完成了居住證的辦理。
“以往需要攜帶個人證件,填寫申請表,還要由社區開具證明才能到派出所辦理居住證,有時材料不全還要來回多跑趟,現在所有手續都是線上審核,既簡單又快捷。”新新社區綜治中心副主任趙康說。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最終落腳點要放在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上。
2020年以來,阿勒泰地區從“實現服務功能最大化、辦公功能最小化”的角度出發,大力優化社區硬件服務設施建設,對辦公區域進行“瘦身”,將傳統的居民辦事大廳改造升級為開放式便民服務區,安置了沙發、飲水機、手機充電寶、藥箱等十余項便民設施,最大限度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求。
軟件增效方面,針對群眾辦事難、一件事情多趟跑等痛點堵點問題,梳理出服務群眾的72項辦事清單,制定服務事項流程圖、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受理等制度。同時,打破社區傳統崗位職責限制,全面推行社區工作者“全崗通”工作機制,對民政、社保、醫療以及水、電、氣等居民辦事高頻窗口,全部實行一站式“全崗通”服務,推動社區干部“一崗多能、全崗全能”。目前,全地區近300名社區工作者打破業務壁壘,成為服務群眾的“全能選手”,70個社區“全崗通”覆蓋率達100%。
“自從將社區辦事大廳打造成有顏值有溫度的會客廳,不僅增強了居民在社區的歸屬感、親切感,提升了社區工作人員的主人翁意識,更激發了基層治理活力,實現了居民有事‘快響應’,服務居民‘零距離’。”新新社區黨總支書記孫莎莎說。
拓寬社區養老新路徑
鄰里圈、社交圈、設施圈……在阿勒泰地區,社區里的15分鐘服務圈各有各的精彩。在阿勒泰市恰秀路街道紅石社區,公共養老設施的建設是當地構建社區生活圈重點謀劃的內容。
“我們這些老同志,有的需要幫子女照看孩子,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做飯,有的獨居老人年事已高,不方便做飯。現在有了社區食堂,經濟實惠又衛生,我每次帶領樂隊排練完都要在社區食堂吃飯休息。”年近七旬的紅石社區居民、“樂樂”樂隊隊長孫志剛說。
為解決轄區內孤寡、獨居老人吃飯難的問題,阿勒泰地區積極探索推進社區食堂建設。
走進阿勒泰地區首家開辦社區食堂的紅石社區,二樓食堂櫥窗旁的菜單上列出了家常豆腐、木耳炒肉等21種菜品,70歲以上老人一律實行10元營養餐標準。不僅如此,社區食堂還面向未成年人、上班族、戶外勞動者等群體開放,每份飯菜最高不超過15元,受到群眾的連連點贊。
社區小食堂,民生大文章。阿勒泰地區把構建完善、便民的15分鐘服務圈一大重心落在了“老年宜居社區”目標上。在老年群眾居住相對集中的社區,改擴建食堂7處,2022年累計提供送餐服務和堂內就餐服務3萬余人次。
“我們在會客廳內設置了日間照料中心、中醫室、棋牌室、書畫室、讀書室和電影院等,對行動不便的老人定期開展測血壓、血糖等上門服務,推行逢五送餐日,為轄區獨居、空巢老人和困難群體提供愛心送餐服務。”紅石社區黨總支書記武倩介紹。
完善社區教育新載體
近年來,吉木乃縣在推進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主的會客廳建設改造中,打造了一批黨建引領項目,構建15分鐘黨群服務圈,就近就地提供黨性錘煉、學習教育等場地,推動全縣形成“顆顆紅心向著黨、寸寸熱土報效黨”的發展新格局。
“‘一根馬鞭子,兩代護邊情;一個護邊員,一面旗幟’。在吉木乃縣護邊員守邊放牧過程中,涌現出了一批愛國守邊的英雄模范人物。”6月27日,吉木乃縣托普鐵熱克鎮人民路社區紅色教育講解員、黨總支書記李蕾蕾,正在向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的縣直部門黨員干部講述老一輩護邊員衛國戍邊的故事。
2021年,人民路社區積極發揮紅色文化在鑄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圖文、VR場景在線的方式,傳承發揚戍邊精神,展現邊境風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打造“戍邊紅城”會客廳。
走進會客廳,映入眼簾的是老一輩護邊員衛國戍邊、勇護國土的感人場景,一張張舊紙、一個個老物件,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他們是護邊、固邊、守邊、興邊的見證者和建設者。
人民路社區居民木拉提·巴合達提帶著孩子邊參觀邊學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他說:“老一輩護邊員用青春歲月詮釋了愛國、守邊、感恩、奮斗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這種精神也要讓我們的孩子繼續傳承下去。”
近年來,阿勒泰地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度整合各類紅色資源,精心打造以社區為主陣地的紅色教育基地。吉木乃縣人民路社區“戍邊紅城”、阿勒泰市恰秀社區“紅色一家”等一批城市會客廳已成為各族黨員、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和主題黨日活動的首選地。去年以來,累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組織生活會、觀摩交流等1200余場次,受教育黨員干部群眾上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