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瑞6月15日下午來到自治區人民群眾信訪服務中心,現場接待來訪群眾,認真聽取困難訴求,研究解決實際問題。
點擊查看新聞詳情《新疆黨委書記首次接待來訪群眾,解決了什么問題?對信訪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接訪室,馬興瑞與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面對面聽取原新疆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局所屬企業醫院退休職工代表,關于解決醫院移交地方后退休待遇的訴求。
馬興瑞一邊聽取退休職工們的信訪緣由和訴求,一邊與有關部門對標相關政策規定、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雖然新聞稿中,未透露信訪更多細節。但學習小新查詢相關資料發現 ,國有企業辦教育醫療機構改革問題,一直是部分地區群眾反映較為突出的問題。
這次接訪時間持續了近一個小時,馬興瑞直面問題,依法依規提出可行性建議,化解問題矛盾。這次新聞報道中,也罕見的披露了群眾的“原聲”。
“第一次由自治區領導接待我們,感覺群眾的事情越來越被重視”
“問題解決了,大家伙兒都很欣慰,講給其他老伙伴們,也一定很高興”
“雖然問題很復雜、牽扯部門多,解決過程中也有波折,但我們始終是相信黨和政府的”
……

6月15日,自治區黨委書記馬興瑞在自治區人民群眾信訪服務中心接訪室,聽取原新疆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局所屬企業醫院退休職工代表訴求,并與有關部門對標相關政策規定、提出具體解決方案。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崔志堅 攝
在工作方法上
馬興瑞聽取信訪緣由和訴求,對標政策規定,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在工作態度上
馬興瑞不推諉不扯皮直面問題,依照法律法規為信訪群眾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議,化解問題矛盾。
在工作結果上
1、群眾感覺自己的事情被重視了;
2、群眾的問題解決了;
3、群眾更相信黨和政府了。
新疆黨委書記現場接待信訪群眾,從近幾年公開報道中來看尚屬首次。這也提醒著新疆各級領導干部,要真正深入一線、深入群眾,不僅僅要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更需要學會如何與群眾溝通。
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曾批評一些領導干部在開展群眾工作時“不會說話”:“與新社會群體說話,說不上去;與困難群眾說話,說不下去;與青年學生說話,說不進去;與老同志說話,給頂了回去。”
語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也是知識、是素質。學會與群眾說話,是做好群眾工作的一部分,也是黨員干部的一種必備能力。
這種能力需要有意識地鍛煉和培養。將心比心才能換取真心。真正把群眾放在心上,像自家人那樣惦記著吃穿、記掛著冷暖,說出來的話才貼心暖心。
新疆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樹立正確政績觀,緊緊圍繞各族群眾安居樂業,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以“零容忍”態度查處群眾反映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堅持人民至上,著力發現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普遍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督促領導干部樹立正確政績觀,有效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在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上有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