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減排
……
看似“高大上”的話題,
其實與每個人息息相關
今天,我們一起看看
青年政法干警推崇的
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吧
于海麗 托克遜縣委政法委
低碳節能源自生活的方方面面,靠我們每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來實現。在日常生活中,我主要通過“戶外運動+看書閱讀”生活模式和選擇智能家電的方式開啟低碳生活。
作為上班族,運動健身和讀書學習是生活和工作所必須的,每天盡量步行上下班,晚飯后在小區周邊或附近公園散步,然后回家讀一會兒自己喜歡的書,實現了減少私家車燃油量、減少跑步機和電視機的耗電量等低碳目標。同時理智選擇節能用品及智能家電,小到充電電池、智能充電臺燈等生活用品,既環保節能又可循環使用;大到電磁爐、空調、冰箱、熱水器等耗能高,且使用頻率高的電器,使用時開啟定時定溫智能功能,耗能可控,經濟適用,安全可靠,能夠輕松將低碳生活發揮到極致。
楊紀彤 博樂市人民法院
“低碳”是一種生活,更是一種態度。步入三十歲之后,我就一直在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學會節儉,學會專注,學會“斷舍離”。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好友主張低碳生活,朋友間聚會不再是胡吃海喝,而是選擇更輕松的方式:一起鍛煉、一起徒步騎行、一起背包旅行,它并沒有降低我的生活質量,反而讓我時刻保持反思,追求精神心靈上的突破,某種意義上,也提升了幸福指數。
陳露 布爾津縣人民法院
也許,你會為通勤路上的堵車而焦躁,會為手機再一次低電量警示而發愁,會為打印材料有錯字而無奈……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智能化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快捷鍵”選擇,或許對我們而言,放慢腳步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出行乘公交車、騎自行車、步行,你會發現別樣的沿途風景;放下手機,拿出一本心愛的書籍賞析,浮躁的內心會平靜許久;嘗試著練練字,用書寫代替機打……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需要一個凈化心靈、沉淀心靈的過程,嘗試用低碳的方式,生活也許會呈現出另一個模樣。
葉苗 新和縣人民檢察院
低碳生活離我們并不遙遠,我們能做的有很多。
從我的家庭來說,父母會充分利用廢棄的硬紙盒給我的女兒疊風車、糊燈籠,還會用淘米水給花澆水、沖洗馬桶,為我們做出了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表率。于我個人而言,工作中充分利用辦公紙張,將打印的廢紙訂成冊子,便于記錄臨時工作安排等;時間充足的情況下,步行上下班,一方面減少道路擁堵和尾氣排放量,另一方面也鍛煉了身體,放松了心情。
景小玲 莎車縣人民檢察院
小時候,每次喝完一瓶礦泉水,我總會把空瓶子帶回家,有時候在路上看見有空瓶子也會撿回家,就這樣,積少成多,然后再把空瓶子賣到廢品回收站。其實這就是低碳生活方式。
做到低碳生活其實很簡單,例如:洗完手時擰緊水龍頭,不要讓水“逃”掉;用淘米水來澆花花草草,可以讓花花草草吸收到更好的營養;不用一次性筷子、紙杯等,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從現在起,讓我們一起開啟屬于自己的低碳生活吧!
李婕 阿克蘇市公安局
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我們越來越追求健康、低碳的生活狀態。
生活中,我和孩子漸漸養成了一些簡單溫暖的習慣,比如每天回家后擁抱、一起去散步、每天提前一點時間關燈說悄悄話等。
走在小區內的林蔭道上,感受著燥熱空氣漸漸褪去后的絲絲清涼,聽孩子說著學校發生的趣事,耐心地和她交談,不僅有益健康,還能增進了解。
放下手機,放慢節奏和腳步,告別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隨身攜帶喜歡的水杯,一杯水、一片樹蔭、一本書,還有一個可愛的寶貝,這樣的日子,空氣都是甜的。
程瑾 英吉沙縣委政法委
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選擇開車上下班。舒適的乘車體驗,便捷的行車速度,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喜愛。但在我身邊,也有很多人選擇環保的出行方式,比如,選擇電動車出行,電動車除了小巧,最重要的特點是環保無污染。平時,我也堅持使用電動車出行,這樣也可以為節能低碳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黃燾 伊寧縣人民法院
“咋又停電了,不是前段時間剛交完電費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當遇到停水、停電、停氣等情況時,相信大家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焦慮感,這種焦慮來源于長期對能源的依賴。所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倡導低碳生活,對我們的社會進步和發展大有益處。
踐行低碳生活,我認為,首先要從“吃、穿、用、度”上行動起來,倡導光盤行動,不浪費糧食;穿著得體大方,不花里胡哨;注意節約有度,可持續發展。出行方面,無特殊情況,3公里范圍騎自行車為宜,5公里范圍騎電動車為宜,5公里以上能乘坐公交車的坐公交車,盡量減少私家車出行。最后,要做好宣傳,積極倡導全社會形成低碳生活的良好習慣,從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滴水等身邊小事做起,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做低碳生活的踐行者。
郜書冉 托里縣委政法委
你步行,我騎車,優選公交污染小;
一滴水,一度電,能源有限要節約;
少用紙,不浪費,低碳辦公要細算;
不剩飯,要光盤,愛惜糧食是美德;
講衛生,愛干凈,環境衛士人人做;
多植樹,廣造林,綠色地球靠大家;
好習慣,要養成,低碳生活始于心;
說一千,道一萬,節能減排踐于行。
綠色低碳
節能先行
一起來get低碳生活的N種打開方式








讓我們
從現在做起
從點滴做起
共同守護藍天碧海、綠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