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解讀
6月2日,新修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未成年人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向社會公布,《條例》以憲法為依據,堅持從自治區實際出發,著力完善相關制度,為更好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堅強法治保障。此次修訂的背景是什么?修改了哪些內容?重點是什么?對此,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作了解讀。
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
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李娟表示,《條例》于2009年頒布實施以來,對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促進未成年人全面發展提供了法治支撐。但隨著自治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未成年人所處的生活環境、社會環境、學習環境發生了較大變化。2021年6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施行,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更好適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現實需要,我區很有必要對原來的《條例》進行修訂。
“《條例》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進行修訂。”李娟表示,《條例》的制定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成立了由常委會分管領導牽頭,自治區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自治區團委及相關部門組成修法工作領導小組,認真謀劃,確保修訂草案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上位法規定、符合新疆實際。
“常委會還成立了修法調研組,赴部分地州市進行立法調研,梳理經驗做法,了解問題困難?!弊灾螀^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阿依夏木·玉努斯介紹,調研組在充分調研論證、實地調查研究、學習借鑒兄弟省份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集中開展論證修改,經廣泛征求和吸收各方面意見、充分研究論證、反復修改完善,數易其稿形成正式修訂草案。
突出地方特色強化法律責任
此次新修訂的《條例》對章目編排及條文順序進行了調整,堅持增改刪并舉。新增“網絡保護”“政府保護”兩章,刪除“自我保護”一章,條文從8章56條修改為9章59條。
此次修訂的特點包括:突出地方特色,確立工作原則;細化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加強監護職責,突出家庭教育;完善學校保護,確保校園安全;加大社會保護,優化成長環境;新增網絡保護,凈化網絡空間;強化政府保護,關愛困境兒童。如第四條規定“引導未成年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體現了突出地方特色。
《條例》進一步強化了法律責任,違反《條例》相關規定,將受到相應處罰。
“強化法律責任,才能使《條例》具有威懾力,才能真正擔負起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李娟表示,新修訂《條例》對違法犯罪法律責任進行了細化,比如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不依法履行職責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應承擔相應責任;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等。
合力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
“未成年人保護不是某個人、某單位的事,需要政府、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用力。”李娟說。
《條例》增設了發現未成年人權益受侵害時強制報告制度,以及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的準入資格制度,目的在于避免實施過侵害未成年人行為的違法犯罪分子進入相關行業。
李娟表示,許多未成年人在受到傷害后,缺乏報案的意識和能力,甚至有些情況下意識不到自己受到了傷害。強制報告制度,是確保及早發現、及早干預未成年人受到傷害的一項重要制度。
針對近年來出現的校園安全和學生欺凌問題,《條例》明確規定了學校對學生欺凌行為及校園性侵的防控與處置機制。如“對實施欺凌的未成年學生,學校應當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程度,依法加強管教。對嚴重的欺凌行為,學校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并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基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條例》明確列舉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該履行的監護職責和不得實施的行為,并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適宜的方法,教育、影響和保護未成年人。
對于未成年人網絡直播打賞、游戲高額消費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條例》“網絡保護”這一章作了明確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以打賞、虛假宣傳等方式誘導未成年人盲目追星、盲目消費;嚴禁未成年人參與網絡低俗表演、網絡不良社交等活動”。
“希望通過《條例》的實施,形成多方合力,織密未成年人保護網,讓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成才?!崩罹暾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