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體檢”是司法行政系統支持和促進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
自治區黨委十屆三次全會提出,“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大新疆對外開放力度,發展壯大各類市場主體。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拓展向西開放廣度和深度,積極融入全國統一開放大市場,大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推動開放型經濟體制發展建設。”
近年來,我區司法行政系統積極推動構建立法、執法、司法、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務一體保障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廣泛開展“法治體檢”,為民營企業“把脈問診”。
“你們與員工的工資約定過于模糊,容易引發糾紛。”
“涉及職工利益的制度要充分公示、廣泛告知。”
“處理決定應讓員工本人簽收。”
……
5月22日,接受“法治體檢”后,烏魯木齊市某企業負責人才發現,原來企業在生產經營及用工方面存在這么多問題。
當天,新疆金楊律師事務所主任徐映江在該企業處理一起勞務糾紛時,順便開展“法治體檢”,“‘病癥’不少,得治。”他說。
徐映江是烏魯木齊市律師協會法律服務團成員之一。他說,很多企業在勞動用工方面存在一些共性問題,如在招聘信息中,有性別、學校、婚育等限制;在勞動合同中,對勞動報酬、工作崗位等重要信息約定模糊;制定的規章制度未經公示或者沒有讓勞動者簽收、閱讀等。
自去年以來,我區144家律師事務所組織1588名律師,為246家商會和1969家會員企業開展“法治體檢”,內容包括提供法律建議、審查各類合同、起草法律文書、查找法律風險點、解決法律問題等,依法保障商會及會員企業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提升商會、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為助推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近年來,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司法局組織縣、市司法局法治體檢組,采取召開企業座談會、舉辦法律講座、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與企業負責人及職工交流,查找企業經營中存在的風險點,為企業精準把脈,為職工權益保駕護航。
“民營企業的發展及法律需求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希望有更多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官、檢察官等能加入‘法治體檢’行動,為民營企業和職工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博州司法局黨組書記李偉說。
昌吉市一家文化傳媒公司負責人在接到“法治體檢”邀約時比較抵觸,擔心找出問題后對公司發展不利。
在之后的“法治體檢”中,昌吉市司法局法治體檢組發現該公司在用工方面存在隱患:公司與主播簽訂的合同中,合同期限、違約金等約定不明,主播隨意跳槽,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
當法治體檢組提出專業建議時,該公司負責人才釋懷,他表示,“法治體驗”很有必要,降低了企業用工風險,對企業發展幫助很大。
4月28日,焉耆回族自治縣司法局組織3名律師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明有食品有限公司、焉耆縣興隆農機銷售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走訪各企業時,律師“把脈問診”并提供法律意見,堵塞法律漏洞,防范經營風險,幫助企業完善經營管理機制。
焉耆縣興隆農機銷售有限公司經理李小青說:“我們是小企業,聘用專職法律顧問成本太高,縣司法局組織的‘法治體檢’剛好解決了我們的法律需求。”
專業律師為企業提供“法治體檢”,讓企業得到了實惠。
肖高平是和田地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律師,他告訴記者:“我們處理的很多農民工勞資糾紛,都是因為企業不簽勞動合同、不買工傷保險、不繳社保引發的,不僅對農民工有影響,企業也要承擔法律責任。”為此,肖高平每調解一次糾紛或者辦理一起法律援助案件,都會向企業提供相應的法律意見或建議,以規范經營、防范風險。
“法潤克拉瑪依·法企同行”法治體檢專項活動組已成為克拉瑪依市的“企業醫生”。3月29日,由克拉瑪依市司法局和律師協會組成的法治體檢專項活動組來到克拉瑪依市希望醫院,開展法治宣講和法律服務。“‘法治體檢’正是我們企業迫切需要的,能讓我們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防范法律風險、化解矛盾糾紛、不斷發展壯大。”克拉瑪依市希望醫院法定代表人鄭春福說。
從去年的“萬所聯萬會”,到今年的首屆紅光山律師發展論壇……我區廣大律師事務所及律師發揮專業優勢和工商聯、商(協)會的聯絡協調優勢,形成法律服務整體合力,依法保障非公有制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依法決策、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助力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