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福壽山旅游區位于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大西溝鄉,每年5月迎來旅游高峰期,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這里,有一群守護者,日復一日穿梭在山林之中,確保游客和景區內安全。這群守護者是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伊犁邊境管理支隊大西溝邊境派出所的民輔警。
山林“守護神”
5月5日8時,天剛蒙蒙亮,已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和游客來到景區。而大西溝邊境派出所的民警們早已趕在第一批游客到來之前穿好執勤裝備來到這里。
“看好孩子、注意腳下、戴好口罩……”民警徐磊一邊巡邏一邊提醒游客。
這已是徐磊在這里執勤的第9個年頭。每年這個時候,為緩解景區執勤工作壓力,原本在鄉里中心警務站工作的徐磊便會主動請纓,來到福壽山南門警務站。
福壽山景區地處邊境管理區,為防止游客誤闖邊境管控區域,徐磊下了不少功夫,他將轄區劃分成四個不同的巡邏區域,游客多時集中巡邏,少時則在劃分片區交叉巡邏。
旅游旺季,福壽山警務站的處警量一天就有十幾起。警務站的隊員們每天在不同的片區巡邏,大家對景區的一草一木都了然于胸。

2020年7月的一天,轄區牧民的一只羊在景區河道飲水時不慎落水。當時正在附近巡邏的徐磊聽到呼救聲,便立即前往救援。當時雪山融水多,水流湍急,徐磊將巡邏車上的救援繩綁在腰間,二話沒說就跳入水中,在岸邊的群眾和同事共同協助下,經過半個小時的努力,成功把落水的羊救上了岸,但徐磊的腰上從此便落下病根,經常要貼藥膏緩解不適。
“巡邏執勤多點沒事,最怕變天。”徐磊說。山里的天氣經常說變就變,前一秒還晴空萬里,后一秒已風雨大作,游客極易發生意外,遇到這樣的警情,徐磊和其他民警就要與時間賽跑,全力保障游客生命安全。
景區“活地圖”
景區的人行木棧道是游客最多的地方,福壽山南門到西門的木棧道足有十多公里,陡峭的臺階綿延不斷,站在最高處往下看讓人覺得有點眩暈。
輔警王海偉每天和隊員至少要走兩個來回。今年是他在福壽山上執勤的第11個年頭,山上幾乎每一寸土地都留下過他的足跡。打開王海偉的手機相冊可以發現,里面是一張張景區山頭的全貌圖,多年的工作經歷使他對景區內的林情、地形都非常熟悉,戰友們親切地稱他為“活地圖”。

“由于都是山路臺階,處警、執勤、巡邏全靠兩條腿,大家每天的微信步數最少兩萬步,半年就能穿壞一雙鞋。”大西溝邊境派出所所長鄒賀全說。
2021年4月的一天,一位年輕媽媽帶著一雙兒女來到景區參加短程馬拉松,由于當天參加活動的游客人數較多,在賽道中途的山坡上,孩子們與母親被人群沖散,母親立即驚慌失措地向王海偉報警求助。
王海偉和同事們立即行動,他憑借報警人提供的粗略方位,快速精準地手繪出孩子可能存在的位置以及營救路線,在距離走失地點3公里處的山林中,發現了兩個孩子足跡,最終成功在懸崖邊上救出了走散的孩子。

“山上的手機信號弱,有時無法聯系,我們就在日常巡邏中把易發生事故地段的地標記在筆記本上,只要報警人提供一點線索,我們就能快速地找到位置。”王海偉說。
“當幫助游客解決困難后,群眾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看著游客們滿意的笑容,我們的心里也暖暖的。”輔警馬成說。
貼心的“旅游管家”
“大叔,這是我們的反詐宣傳單,您在回去的路上可以看看。”當太陽落下,游客紛紛下山,民警們工作的重心便轉到山下的游客服務中心。民警們在做好維護景區秩序的同時化身反詐宣傳員,為返回的游客發放法律宣傳單,認真解答疑惑,讓更多人了解反詐知識。
為游客提供便捷暖心的優質服務,民警除了宣傳反詐知識以外,還專門為游客設計“警民聯系卡”,上面有景區地圖,景點、公交車線路、站臺地點等信息,游客遇到問題時可以隨時找警察。

找遺失的包、找迷路的人……游客有需要,民警總是隨叫隨到,很多游客都親切地稱呼民警為貼心的“旅游管家”。
“很多人羨慕我在景區工作,每天都能看到美麗的風景,心曠神怡,其實,我眼里的風景只有游客。”民警葛杰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