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叔,您在家嗎,我來看您了!”
5月10日,家住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夏特柯爾克孜族鄉的楊鵬舉老人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他聽得出是管區民警吐爾德拜克的聲音,急忙穿上衣服去開門,打開門后的一幕讓他驚訝不已。
門口圍著五名穿著警服的年輕人,中間的吐爾德拜克手捧著一個生日蛋糕,笑著對他說:“楊叔,祝您75歲生日快樂!”
“你們都是國家干部,還能想給到我這個老漢過生日,真是謝謝你們了……”面對這份關心,楊鵬舉老人感動得泣不成聲。這么多年來他一直一個人生活,甚至不記得自己的生日。這份生日驚喜的背后,是一段深厚的警民情誼。
楊鵬舉老人1983年從四川德陽只身一人來到千里之外的夏特柯爾克孜族鄉闖蕩,多年來一直未婚,一個人生活在常年漢族常住人口不足十人的新尼孫上村,日子過得孤苦伶仃。2019年,吐爾德拜克擔任新尼孫上村警務室民警后,通過走訪了解到了楊鵬舉老人的生活狀況,便時不時來到老人家中噓寒問暖。
“新尼孫上村以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群眾為主,常住漢族群眾目前只有6名,楊叔在這里就是‘少數民族’,又一直一個人生活,我就想多給他些關心,讓他感受到來自派出所的溫暖。”吐爾德拜克講述了自己的初心。

雖然是哈薩克族,但接受部隊教育多年的吐爾德拜克卻是個“漢族通”。得知楊鵬舉老人喜歡下象棋,每次來到他家中便會擺開陣勢“殺”上幾局。老人喜歡看《三國演義》,經常拿出自己的收藏給吐爾德拜克借閱。由于書籍較為陳舊,里面的內容大多為文言文,吐爾德拜克要一邊看一邊查注釋才能看懂,一回合就要看兩三天,不久后聊起來三國便能侃侃而談,讓楊鵬舉老人贊嘆不已,把吐爾德拜克當成了自己的忘年交。
前段時間,吐爾德拜克在幫楊鵬舉更換身份證時發現5月10日是他的75周歲生日。考慮到老人可能從來沒有過過生日,吐爾德拜克便專門買了生日蛋糕,將自己給老人拍的照片沖洗出來,裱上相框,叫上其他民警一起過來,精心為老人策劃了這個生日驚喜。
“我這幾十年都是一個人過的,這個哈薩克小伙就像我的干兒子一樣,經常來看我,給我買禮物,陪我說話,一看到他來我就特別高興。”楊鵬舉老人握著吐爾德拜克的手,激動地向其他民警介紹兩人之間的情誼。
“楊叔,過生日就要開開心心的,快許個愿吹蠟燭吧。”吐爾德拜克解開蛋糕包裝,點燃蠟燭。
“祝你生日快樂……”生日快樂歌的旋律回蕩在楊鵬舉老人家的土坯院落里,將這對哈薩克族民警與漢族老人的深情厚誼久久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