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烏魯木齊市經開區天柱山街88號國稅小區一住戶家中傳來陣陣爽朗的笑聲,原來是海尼又像往常一樣來看望他的親戚——烈士宋競的母親蔣文萍女士。

海尼是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特警五支隊二大隊大隊長,他和結對親戚蔣文萍女士的認親故事還要從2017年說起。那一年,海尼得知,在2014年8月一次出警中,作為烏魯木齊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石油新村派出所民警,為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與歹徒殊死搏斗而壯烈犧牲的烈士宋競,是家中獨子,便第一時間與他母親蔣文萍女士結對認親,主動擔負起照顧她的責任。認親那天,海尼對宋媽媽說:“阿姨您以后就把我當成您自己的孩子,有困難和需要就給我打電話,千萬不要見外。”
在他的影響下,除每月固定時間外,節假日和工作之余,海尼都會帶著隊員買些米面油等生活品前往宋媽媽家,和她一起包包餃子、拉拉家常、幫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大隊許多民警也會自發抽時間去看望宋媽媽,現在大家習慣地叫她“宋媽媽”。
今年1月17日,宋媽媽過生日那天,海尼和他的隊員們精心準備了一個生日蛋糕與她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又有意義的生日。宋媽媽很感動,眼角含滿淚水,她說“海尼,看著大家跟自己的孩子一樣,真心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謝謝大家”。
宋媽媽家里墻上、案頭隨處可見宋競當年用過的物件和生前的照片,這一切仿佛都不曾改變,唯一改變的是身邊多了一個個像宋競一樣優秀的好兒子。
海尼經常和身邊的同事談起:“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還是一名黨支部書記,感恩黨這么多年的教育培養,才有我的今天,我要積極做民族團結的踐行者,56個民族都是一家人,誰有困難需要幫助,我們不僅過去要幫,現在要幫,將來也要幫,只有大家團結在一起,這個大家庭才會生活的更好”。

2014年3月,海尼從同事那里得知雅山片區有很多貧困家庭,他立馬加入到 “蔡萍溫暖雅山”愛心團隊,并將年輕時在部隊參加過抗美援朝戰役,長期居住在棚戶區,靠著撿破爛、打臨工、乞討等方式維系著生計的貧困老人任忠連確立為長期固定幫扶對象,照顧著老人的生活,直至老人2018年7月去世。
8年來,海尼與“蔡萍溫暖雅山”愛心團隊每月都對12戶困難家庭進行慰問,累計帶領隊員368人次開展幫扶1120戶次,捐贈慰問金累計約24000余元。
海尼帶領的特警五支隊二大隊主要負責機場安保勤務,日常工作和群眾打交道比較多,過往群眾只要有危難,大隊民警都會主動靠上去解決困難。在機場勤務點小小的崗亭里設置了許多便民設施,為迷路的群眾指路、為等待安檢的各族群眾倒水解渴,送食充饑,同時耐心的做好疫情防控政策解釋工作和法治思想宣傳工作。這種熱心為民的品格,使得有時原本情緒激動的群眾的心都被暖熱了,不再抱怨。“只要你們特警在,我們心里就很踏實、就很放心。”曾經得到幫助的群眾李某說。

3年多來,海尼和特警五支隊二大隊民警在機場勤務點累計幫扶各族群眾千余次。將突然暈厥的兒童緊急送至醫院救治,為腿部嚴重受傷的和田男孩展開生命接力……這些點滴,讓有難處的各族群眾看到希望,看到他們頭頂上熠熠發光的警徽,看到一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戰斗隊。
海尼從警以來,常年堅守基層一線,三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干部,他在平凡的崗位上,自覺主動地把民族團結融入工作、生活的各個方面,在他的帶領下大隊全體民警積極響應,營造出“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各族人民一家親”的濃厚民族團結氛圍,讓民族團結之花開的更加絢麗,使民族團結之酒釀的更加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