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平安網訊 “本來都覺得這筆錢沒希望了,真心感謝法院一心為老百姓著想,幫我們討回工資,家里正急著用錢,這下好了!”農民工努某高興地說。
4月26日,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分院(以下簡稱伊犁州分院)開展執行案款集中發放活動,對10起涉及同一被執行人案件的申請執行人發放執行款37萬余元。
法官不僅收到了10名申請執行人的贊譽,而且還獲得被執行人伊寧縣某木業公司法定代表人劉某的感謝,這是怎么回事?
事情要從2018年6月說起。伊寧縣某木業公司因經營不善,宣告停產,在該公司打工的農民工討薪無果,紛紛訴至伊寧縣人民法院。該案進入執行程序后,法院調查發現該公司尚欠銀行1500萬元貸款,因該公司有其他債務糾紛,其名下所有不動產均被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人民法院查封。伊寧縣人民法院多次查詢,均未發現有可供執行的財產,多方協調始終無任何進展,案件就此陷入僵局。
今年3月底,伊犁州分院決定啟動提級執行程序,與伊寧縣人民法院聯合執行。
一邊是急需兌現權益的農民工,還面臨社保繳納中斷問題,另一邊是因重病急需籌錢治病的被執行人,且涉案公司名下資產作為1500萬元貸款的抵押物因市場行情不好,市值快速縮水,早已資不抵債。這些難題一一擺在該案執行法官陳富山、陳國輝面前。

為盡快打破僵局,陳富山積極向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人民法院尋求支持,商請移送對方法院首封的涉案公司名下資產處置權。在爭取到處置權后,陳富山立即對該資產進行拍賣,但均未拍賣成功。隨后,陳富山、陳國輝往返伊寧縣30余趟,多次組織申請執行人、被執行人以及相關部門協商,尋求解決辦法。得知該公司系某銀行股東,二人從中協調,讓銀行優先兌現了該涉案公司部分股權。
此舉既緩解了被執行人壓力,又一次性付清了10名農民工的工資,取得了雙方皆大歡喜的良好執行效果。
近年來,伊犁州分院堅持群眾利益至上,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積極拓寬涉民生案件從快辦理“綠色通道”,落實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優先兌付執行款的“三優先”原則,加大追索勞動報酬、農民工欠薪、撫養費、撫育費、贍養費、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涉民生案件的執行力度,應用委托執行、聯合執行、強制執行、提級執行及執行指揮平臺、網絡拍賣等智慧執行有效措施,全面整合各方執行力量,組織開展涉民生案件專項行動,讓群眾的勝訴權益得到實實在在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