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市托克遜縣阿樂惠鎮,地處天山腹地,距縣城70余公里,全鎮僅有9戶17名常住居民。但是,這里有18個大型企業落戶。
企業多,職工就多,全鎮有8000余名流動人口在這里工作生活。如何管理好這么多流動人口,是托克遜縣公安局阿樂惠派出所面臨的一個難題。
然而,因為這些企業給出的高薪,讓留住人才成了派出所的另一個難題。
2017年11月,阿樂惠派出所前任教導員工作調動,職位出現空缺。局黨委正在發愁誰來“啃這個硬骨頭”的時候,時任夏鄉派出所教導員的賽米·艾尼主動請纓。
賽米今年41歲,自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基層工作,不僅經驗豐富還有強烈的政治責任擔當,在夏鄉派出所擔任教導員三年期間表現出色,局領導一致認為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很快將賽米調至阿樂惠派出所任教導員。

剛到阿樂惠派出所,呈現在賽米眼前的是光禿禿的院子,民輔警工作積極性不強,凝聚力不足……
經過與民輔警談心談話,認真翻閱派出所的檔案資料,全面詳細了解了所里的整體情況,賽米決定,要想把隊伍帶好,首先要從改善民輔警的生活條件開始。
派出所院內沒有水源,賽米就組織民輔警從派出所后面挖出一道溝,修建防滲水渠,向院內引水。將院內的一畝三分地合理規劃,劃出生活區、活動區、養殖區、種植區。

開春時,賽米調動所里全體民輔警修埂、圍欄、硬化、翻地。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派出所院內生活區的爬山虎沿架爬上了屋頂,紫的、紅的、黃的各種鮮花在院內爭相開放。種植區栽種的豇豆、茄子、西紅柿、辣椒等蔬菜長勢喜人,角落的圈舍里還養了斗雞和羊。活動區有籃球場、乒乓球室、臺球場等,民輔警在閑暇時能夠娛樂或鍛煉,極大改善了民輔警的生活條件。

賽米對民輔警的伙食也非常關注。剛來派出所時,食堂只有一名廚師,菜譜單一,民輔警們飯量越來越少。賽米向局領導反映情況,增加了兩名廚師,食堂菜品豐富了,民輔警們胃口也越來越好,大家都說派出所有了家的味道。
“民輔警經常回不了家,我必須當好大家的‘爹娘’,讓他們住好、吃好、心情好。”賽米說道。
有一次,距阿樂惠鎮50公里的二道溝治安卡點處的3位輔警氣沖沖地跑到賽米辦公室遞交辭職信,其中一位輔警哭訴道:“每天工作太辛苦了,距離縣城120公里,來回一趟路上就耗費大半天時間,好不容易輪休一天,辦完事回來都晚上了!這工作干不下去!”
了解情況后,賽米耐心地開導他們:“現在條件確實艱苦,工資也不高,但是天下事哪有一蹴而就的呢?你們只要不斷學習提升學歷和工作能力,慢慢都會好的。”
“你們先回去好好工作,工作上的困難和問題我一定盡快解決。”
……
事后,賽米決定立即變更勤務模式,將兩班工作模式換成三班模式。經請示局領導得到批準后,每人有了連續兩天的輪休時間。
民輔警休息問題解決后,賽米及時到警務室和卡點與民輔警談心談話,為大家指導工作,做心理疏導,解決困難。每次局里分配了蔬菜,總是將最好的優先送到卡點,并對偏遠的卡點院落進行綠化改造。賽米還組織成立了民族團結基金,開展慰問和拓展活動……一系列關愛優待舉措給基層民輔警生活增添了不少生機。
任職以來,賽米開展談心談話200余場次,10名年輕輔警報名學習提升了學歷,組織慰問困難民輔警家屬18次、受傷民輔警2次,幫助解決問題17個。近五年來,阿樂惠派出所民輔警凝聚力明顯增強,作風明顯改善,連續五年實現零違紀。

“在職務和待遇沒有變化的情況下,你為什么選擇去偏遠的阿樂惠鎮?”有人問。
賽米回答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愿站在每一個被需要的地方。黨組織選擇了我,是給予我信任和重托,我會用我全部的精力,報答黨對我的培養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