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請里邊坐,喝點熱水暖和暖和,電飯煲里有小米粥……”在和田地區墨玉縣公安局博斯坦庫勒產業園區便民警務服務站里,警員穆娜外爾·艾比布拉正招呼著前來警務站辦事的群眾,不少清潔工、交警也來便民警務服務站里喝水歇腳。

走進便民警務服務站,明顯能感覺環境少了一分嚴肅,多了幾分親切。原來略顯空曠的辦事大廳,擺上了沙發、茶幾和綠植,坐著的群眾或聊天或喝水。在休息區的角落里,擺放著微波爐、電飯煲、醫藥箱和充電寶,警員穆娜外爾·艾比布拉正在給沒吃早飯的群眾熱小米粥。
“希望便民警務服務站不只是一個辦理警務的場所,更是一個既能讓群眾進來歇歇腳、喝口水,又能解決家長里短大事小情的地方。”穆娜外爾·艾比布拉說。
深化警務機制改革
打造安全警務模式
安全永遠是一切的前提,墨玉縣各便民警務服務站始終堅持動態巡邏與駐點守護相結合的常態化勤務模式。
在學生上下學高峰時段,便民警務服務站堅持設立“護學崗”,會同學校保衛人員及值班教師,維護治安秩序,優化校園及周邊道路交通環境,守護師生安全。
堅持常態化對人員密集場所的滅火器材是否完備、電器線路是否亂接亂拉等情況進行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問題提出整改意見,督促轄區各場所、各單位落實各項安全防范措施,確保消除安全隱患,不留死角。
深化“放管服”改革
打造暖心警務模式
今年年初,墨玉縣公安局把坐落于城市各處的便民警務服務站打造成便民服務的站所,并設置便民服務區,配置了沙發、茶幾、熱水、微波爐、電飯煲、充電寶、急救藥箱、工具箱、應急雨傘、救生類器材和防疫口罩等便民物資,免費為群眾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墨玉縣公安局深化“放管服”改革,結合群眾需求,拓展便民警務站服務功能,延伸服務觸角,將戶籍、交管、綜合等業務前移至警務站,實現了“一站通辦”。
在原來常規便民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戶政、交管、綜合業務預約辦理等13項公安“放管服”業務,實現了警種業務整合、集約系統資源、科學調劑警力、集成優化服務的目的,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家住墨玉縣喀拉喀什鎮塔納依拜西村的木克熱木·阿布杜拉路過便民警務服務站時,順便咨詢了給孩子改名的事,值班警員通過視頻連線平臺幫她與戶籍民警對接咨詢,找到了解決辦法。

“沒想到現在便民警務服務站辦事兒這么便捷。這樣以后就不用犯愁了,有事兒來便民警務服務站就行。”木克熱木·阿布杜拉高興地說。
“我們結合新形勢下便民警務服務站功能定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開展窗口前移,延伸便民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就是要真正讓群眾體驗到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帶來的便捷,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博斯坦庫勒產業園區便民警務服務站站長肖永華說。
深化“警務站+”改革
打造連心警務模式
墨玉縣公安局積極推動“便民警務服務站+”措施,采取警務前移、“放管服”業務下沉、矛盾先調、解決群眾困難訴求、因地制宜延伸服務觸角、實時接受群眾監督等措施,將全縣各個便民警務服務站打造成民族團結的“連心站”,架起民族團結“連心橋”,不斷構建和諧警民關系,瞄準群眾“急難愁盼”點發力,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今年年初,在博斯坦庫勒產業園區上班的艾科熱木·麥提托合提與麥麥提阿卜杜拉·麥提托合提因為經濟糾紛來到便民警務服務站接受調解。

“那就這樣說定了,兩位各退一步,艾科熱木你答應少要一部分,麥麥提阿卜杜拉你要按剛剛達成的協議,按時償還艾科熱木的損失。”便民警務服務站站長肖永華給這起糾紛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解決不了的事兒就找警察,我們相信人民警察能給我們調解好。這次我們在便民警務服務站重新簽了協議,心里也有了底。”艾科熱木說。
墨玉縣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墨玉縣公安局將繼續完善便民警務服務站的服務功能,始終保持為民服務的熱情,持續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全力將便民警務服務站打造成“維護穩定安全站、便民服務暖心站、民族團結連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