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公安局堅持以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總方向,以打造公安工作現代化先行示范區為主抓手,不斷提升防范重大風險、打擊違法犯罪、維護治安秩序、服務社會治理、保障經濟發展的能力水平,在更高起點,用更新動能構建具有庫爾勒特色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助力更高水平的“示范城市”創建。

夯實“防”字 深化聯勤共治
以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牽引,重點圍繞政治安全、社會穩定、突發事件等5類風險隱患,建立“日排查、周分析、月匯總”工作機制,壓實基層綜合和警種專業防控責任,實行銷號式清零。實施警燈閃亮工程,優化勤務立體防,織密網絡動態控。按照“整體設防、突出重點、動態布警”的原則,不斷強化隊伍建設、機制優化和戰法創新,全面構筑“點線面”相結合的立體防控網絡。

推行全天候“借道通行”“借道左轉”“可變車道”“3D立體斑馬線”“智慧語音燈光斑馬線”、紅色右轉彎貨車警示盲區等新模式,創新優化交通設施,打造安全便捷出行環境,在公安檢查站設立“無接觸式崗亭”。

對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突出違法犯罪,重拳出擊、邊打邊治,因地制宜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并積極構建1+1>2的全社會反詐格局,策劃推出“小高反詐課堂”“小梁警官說反詐”等系列反詐微視頻37期,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案件。

夯實“聯”字 實現一體運行
建立“三聯”機制,推動治安防控力量、資源、技術、手段等全要素聯動融合。優化指揮體系,整合治安、交管、刑偵、經偵等專業警力資源,主動延伸警種職能,暢通基層警務循環,以警種部門的合成化加速推進指揮、行動一體化警務運行機制重塑。

治安大隊積極構建“三級聯動”社區警務新模式,實現“從無序到規范、從粗放到精準、從單一到共享、從單打獨斗到多元共治”的轉變,實現“警種部門助力社區警務,社區警務反哺公安實戰”互補雙贏。

群防群治好在哪里?孔雀河義警志愿服務隊劉霞紅深有感觸地說:“誰家里有了大事小事,只要打一個電話,社區民警都會及時上門幫助解決。我退休后也參加了小區的義務巡邏隊,為社區平安盡一份力量。”
像劉霞紅這樣的義警,遍布庫爾勒市城鄉社區。截至目前,庫爾勒市共組建“梨城義警”“石榴籽義警”“孔雀河義警“等群防群治品牌22支。

夯實“和”字 創新品牌加盟
創新推行“中心旗艦店+加盟店”警調模式,對矛盾調解“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量化明晰,讓“最小實戰單元”施展“最大警務能量”。
據介紹,2021年以來,庫爾勒市公安局按照實際、實用、實效原則,組建全市警調專家“智庫”,并聘任街道人民調解員、司法所人員、律師、法官、信息咨詢專家等26余名業務骨干為兼職“智庫”成員,并錄入“調解小助手” App,群眾可網上自主選擇調解員,變“指派式”調解為“自選式”調解。

打造“中心旗艦店”,將新城派出所“梨城楓警調解室”升格為集疑難糾紛調處、日常管理考核、專業人才培訓等多職能于一體的“警調中心”,統籌22個派出所警調工作室。建強“屬地加盟店”,充分吸收“梨城楓警調解室”品牌建設經驗,升級全市派出所“警調工作室”,打造“老趙調解室”品牌“加盟店”。

調解員趙傳軒說:“調解工作要做到三不,不辭辛苦、不厭其煩、不怕重復,要耐心傾聽家長里短。”新模式運作以來,逐步形成“層層帶動、互為補充、整體響應”的良性格局,變“盆景”為“風景”,資源得以充分整合、實力得到全面增強。截至目前,已化解2840余件疑難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