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2020年以來,克拉瑪依市兩級法院對3481名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企業的高管限制高消費,將1827人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有1767人懾于信用懲戒履行了法律義務。
近年來,克拉瑪依市兩級法院深入推進執行信息公開、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打擊拒執犯罪等舉措,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破解執行難,打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等違法失信行為,不斷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助力克拉瑪依市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我們曾辦理一起全疆涉及資金最大、刑期最高,并且第一個判決公司犯拒執罪的案件,該案判處的主刑及作為罰金的附加刑力度之大在全國同類案件中都為數不多。”3月12日,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陳疆偉說。
2020年,克拉瑪依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因各類糾紛產生大量案件,涉及債權人數百名,執行金額近2億。該公司法定代表人魏某存在違規轉移公司財產、資金,送子女到國外留學、家庭成員多次出境旅游等高消費行為,屬于惡意欠逃債務。
2020年底,法院經一審、二審,認定該公司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罰金100萬元;魏某犯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判處有期徒刑6年,并處罰金10萬元。“這起案件的審判,有力震懾了一批失信被執行人,促進了社會誠信,并被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2021年工作報告采用。”陳疆偉說。
為進一步嚴懲被執行人的失信行為,克拉瑪依市推進建立“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信用懲戒工作格局。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與市發改委聯合制定的《克拉瑪依市失信被執行人信用承諾和信用修復機制實施辦法》即將出臺,這將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推動全市誠信體系建設再添一道法治保障。
“嚴懲被執行人的失信行為,兌現人民群眾的勝訴權益,既是執行法官的神圣職責,也是信用城市、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環節。”克拉瑪依市中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肖元龍說。
法院打擊治理失信行為的重拳,群眾都看得到。在當地,電影院和商業中心等公共場所都能看到失信被執行人的曝光臺,各類傳統媒體及新媒體也會公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點擊量都很高。
“我們希望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形成褒揚守信、懲治失信的強大輿論氛圍。”肖元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