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從湖南省雙牌縣傳來好消息,走失一年的老胡在該縣與家人團圓了。
3月初,《頭條尋人》平臺工作人員向王召亮求助,沒想到僅僅一周,王召亮就幫老胡找到了家人。
今年38歲的王召亮是昌吉回族自治州公安局民警。從2016年起,他在工作之余開始公益尋親。6年來,王召亮幫助1000余名走失人員核實身份,其中有300余人與家人團聚,網友親切地稱他“尋人警察”。
從警16年,王召亮獲得“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新疆優秀人民警察”等稱號。
“2016年,我參加了一場警務協作論壇,認識了一名外省警察。有一次,他給我發了一條尋親鏈接,引起了我的注意。作為警察,尋親是我們應該做的,從此我就與各種平臺聯系,幫助大家尋親。”王召亮說。
對于“尋親”,王召亮有他的過人之處。2010年,在基層派出所工作時,王召亮就接觸到公安信息化技術,他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并將學習成果應用于實踐,利用信息化技術追逃破案。
為幫助走失、被拐的孩子尋找到親人,幫助因各種原因流浪的人員回歸正常生活,王召亮下班后在電腦上、手機上“尋親”。
王召亮認為:“要想在茫茫人海中‘尋親’,就要與眾多的數據庫進行比對,發現相似后,再由平臺工作人員與走失人員的家屬聯絡,最終幫走失人員家屬成功找回親人。”
2021年9月,昌吉市某小區一名73歲的老人走失,家屬非常著急,因為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癥。4個小時后,王召亮就將走失老人送回其家人身邊。
2020年7月,王召亮發現浙江省溫嶺市救助站有一個80歲的老人無家可歸,在幫其尋親的過程中,王召亮經過詳細的信息比對后聯系到其家人,最終讓一家人團聚。
“尋親”6年中,王召亮從不輕言放棄。他分析,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老年人和有精神疾病的人走失比例較高,未成年人走失比例較小。“尋親這件事,不能漏掉一點線索和一絲機會,只要有時間,我就找出尋人信息進行反復核對甄別。”王召亮說。
王召亮還與《頭條尋人》公益合作,建立了昌吉發布渠道。在王召亮的呼吁下,昌吉州公安機關建了一個群,覆蓋每個縣市派出所,有老人、小孩走失以后,家屬去派出所報案,在征求家屬同意后,把走失人員信息在《頭條尋人》上推送。
王召亮說,如今,只要《頭條尋人》上發布尋人信息,社會力量和公安力量都會參與,可以最快捷地找到走失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