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平安網訊 2月28日18時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通過國家反詐中心APP以及預警平臺發現,阿爾夏特路蘇女士正遭遇網絡電信詐騙。
得知情況后,城鎮派出所立即撥打蘇女士的電話與其聯系,但蘇女士一直拒接。此時,城鎮派出所阿爾夏特路警務室民警姚玉偉也火速趕往蘇女士家。多次敲門無人應答,姚玉偉從鄰居口中得知此人已經有一段時間不在這邊住了。姚玉偉通過查詢蘇女士的緊急聯系人的電話,得知蘇女士的現住址,又馬不停蹄地趕往蘇女士現居住小區。
下車后,姚玉偉一路快跑,快速敲開了蘇女士家的房門。此時,蘇女士正拿著手機和銀行卡在詐騙分子的提示下進行身份信息錄入和人臉識別,看到身著制服的姚玉偉,她朝門外推搡著姚玉偉。
姚玉偉瞟了一眼蘇女士的手機畫面,果斷上前將蘇女士手機一把“搶”了過來,并快速關閉所有程序和系統,發現蘇女士已將銀行卡的一條驗證碼發送給詐騙分子。
姚玉偉立刻撥打了銀行客服電話,第一時間對蘇女士的銀行卡進行凍結。
經過姚玉偉的一番說明,大吃一驚的蘇女士這才反應過來。

據蘇女士說,幾小時前,在家休息的她接到自稱“北京市檢察院檢察長”的電話,對方說其在內地做生意的閨蜜涉嫌犯罪,其閨蜜交代蘇女士也涉案其中,要求其將錢款轉到所謂“安全賬戶”進行銷案。深信不疑的她準備將卡里的錢轉到“安全賬戶”時,被快速趕到家里的民警“搶”走了手機,才制止了一切操作。
“你們打我電話時,都是‘北京市檢察院檢察長’讓我掛斷的,說這個操作不能被任何來電影響,現在想想,他們真的有問題,真是騙子!”緩過神來的蘇女士心有余悸地告訴姚玉偉。
通過檢查,11萬元還在蘇女士銀行卡里。隨后,姚玉偉向蘇女士列舉了電信詐騙的種類及慣用手段,提醒她遇到索要財物的陌生電話或短信,不輕信、不轉帳、不透露個人信息,及時撥打報警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