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從穩疆安疆的戰略高度出發,緊緊圍繞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多搞一些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項目,多辦一些惠民生的實事,多解決一些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習近平
將財政預算的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實施擴大就業惠民工程、教育提升惠民工程、全民健康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
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疆代表團審議時對民生工作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5年來,新疆全面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想方設法把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解決好。
“村里幼兒園不比城里差”
“以前,幼兒園基本都建在鄉鎮,現在,村里不僅普及了幼兒園,各方面條件一點也不比城里差。”說起5年來我區幼兒教育的變化,全國人大代表、新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新疆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副院長張雁感慨。
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貴,“入園難”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2017年,為實現在全疆范圍內普及農村學前三年免費教育目標,自治區與各地州市簽訂責任書,啟動農村幼兒園建設項目,以南疆四地州為重點,加快普及農村學前教育,按照國家“每個鄉鎮原則上至少辦好一所公辦中心園,大村獨立建園或設分園,小村聯合辦園”的規劃目標,實現農村幼兒園“應建盡建”,4—6歲學前兒童幼兒園“應入盡入”。
“這兩年,在鞏固提升農村學前三年免費教育成果的基礎上,我區不斷加大城市普惠性資源供給,著力破解城市幼兒園入園難的問題。”張雁說,通過持續加強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將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積極鼓勵有條件的街道、國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普通高等學校面向本單位、社會提供普惠性服務,適齡兒童就近入園的需求不斷滿足。
“通過加強民辦幼兒園規范化管理,幼兒園園長和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轉變、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不斷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張雁說,以前農村幼兒園的孩子見了陌生人多是怯生生的,如今都能大膽主動交流,開朗自信。
今年2月,教育部印發《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要求樹立科學評價導向,推動構建科學保育教育體系,整體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和保育教育質量。“相信隨著一系列政策落地落實,新疆的幼兒教育將更加普及普惠。”張雁說。
“很多病在鄉鎮衛生院就能治”
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城鄉醫療服務差距不斷縮小;通過縣域醫共體建設、“托管式”“組團式”幫扶,我區縣域醫療水平尤其是邊遠地區,有了很大提高;隨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入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做實做細,健康生活理念不斷深入人心……
這些年,基層醫療衛生條件的改善和各族群眾健康觀念的轉變,讓全國政協委員、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員會原副巡視員地力夏提·亞克甫感受頗深。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標,為讓各族群眾享有公平可及的醫療服務,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我區各地通過新建、改擴建等方式,實現了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村村有合格村醫。在此基礎上,我區進一步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設,實現全疆范圍內基本醫療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基于遠程醫療的遠程心電診斷、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讓基層醫生診療更有底氣了。
“通過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三級醫院‘托管式’幫扶、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縣域醫療衛生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很多病在鄉鎮衛生院就能治,一些難度較大的手術在縣級醫院就能做。”地力夏提·亞克甫說,隨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不斷完善,我區實現了農村戶籍人員“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隨著全民健康工程深入推進,我區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也將更加公平可及。”地力夏提·亞克甫說。
“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實落地”
“以前,我們邀請村民參加村里的活動,他們都‘看情況’。現在,只要有活動,他們都會主動參加。”在吉木薩爾縣北庭鎮東二畦村工作5年來,村干部張園偉最直接的感受是,跟村民更貼心了。而這些,源于這幾年村里不斷地將惠民政策落實落細。
東二畦村人多地少,收入有限。“有的村民嫌種地收入少,想把土地流轉出去,找個離家近的地方打工賺錢。”張園偉說,村“兩委”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對接縣城周邊的石油基地和工業園區,幫助村民實現了就近就業。同時,還積極爭取資金,幫助村民創業,“村里一名返鄉大學生,爭取到信用社的創業貸款,承包了幾百畝責任田,買了農業機械,帶動20多名村民就業。”
隨著一項項政策的落實落地,一個個具體的困難得到切實解決,村民對村“兩委”和村干部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各族群眾牽腸掛肚的問題得到逐步解決,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張園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