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滿意度,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碩縣結合當地實際,深入推進“一村一法官”工作機制,將訴訟服務端口前移,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司法為民便民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門口,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取得更好成效。 解決小矛盾,化解大糾紛,在和碩縣隨著“一村一法官”工作的扎實推進,也為各族群眾架起了司法為民的連心橋,在高效解決矛盾的同時也開創了基層治理的新模式。 “啥時間還我的錢?” “我還呢,我給你說了嘛。” “還的話,啥時候還呢?” “春節前我給你還掉就行了嘛,你著急啥嘛你。” ...... 正在爭執不休的兩個人是和碩縣曲惠鎮老城村村民阿不力孜·沙吾爾和吉力力·阿不來提。2020年,阿不力孜·沙吾爾向吉力力·阿不來提借了5000元錢,當時約定三個月還款,如今兩年過去了,錢卻遲遲未還,這讓兩人的矛盾糾紛不斷升級。 在和碩縣曲惠鎮老城村法官工作室,額日登巴依爾法官給正在爭吵的兩個人進行了調解,并且當面簽訂了調解意向書。 吉力力·阿不來提說:“ 法官給我們辦了好事情,我們的事情也解決了,我很滿意。” 2021年以來,和碩縣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工作特長,結合訪惠聚工作隊深入基層一線,法官們通過現場調解讓矛盾就地化解。 額日登巴依爾說:“經過我們的日常走訪,還有我們調解,幫老百姓解決了很多的問題,讓很多問題在基層就能夠得到化解。” 和碩縣人民法院駐曲惠鎮老城村工作隊隊員王明磊說:“結合自己的特長,在日常的入戶走訪中,解決了他們很多的困難訴求,2021年以來,共計達20余件,挽回經濟損失約30余萬元。” 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法官們走村入戶,向群眾發放法治宣傳手冊;圍繞居民關心的法律問題,通過面對面地宣講法律知識,對群眾咨詢一一作好解答,努力把法官工作室打造成矛盾化解的前沿陣地,使群眾真切感受到清新親民的司法作風。 和碩縣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陳輝說:“在全縣34個行政村、社區設立34個法官工作室,在2021年的工作中,全年解決矛盾糾紛600余起,2022年,我們將繼續夯實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讓人民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一站式的司法服務,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訴前,給各族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司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