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阿克蘇地區沙雅縣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順利執結一件長達十七年之久的執行案件。
被執行人難尋、財產難查,執行被迫中止
2003年8月,漆某和楊某簽訂了工程承包合同,工程完工后漆某應當向楊某支付報酬共計75150.7元。楊某多次索要無果后,將漆某訴至沙雅縣人民法院。
經審理,法院判決被告漆某向原告楊某支付工程款、訴訟費。然而,漆某仍舊沒有履行判決義務。楊某向沙雅縣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法院經查明發現,被執行人漆某去向不明,且其名下既無存款也無其他房產等財產信息,未發現可供執行的財產線索,該案于2004年依法中止執行。
被執行人態度強硬,案件陷入僵局
“原本以為該案就此了結,這筆錢再也無法要回,但沒想到事情出現了轉機。"楊某說。
2021年4月,楊某因發現漆某蹤跡,再次向沙雅縣人民法院申請恢復強制執行。
因該案首執已過17年,當年的承辦法官、執行法官均已退休或調離。但執行干警本著司法為民的理念,查閱了該案的民事審判卷宗及首執案件卷宗,嚴格按照執行程序向被執行人漆某戶籍地法院發出委托執行函,開展系統調查。
執行干警根據回函反饋的漆某的聯系方式進行電話、微信聯系,但漆某態度十分強硬,表示“只愿意還一部分錢,多一點還不了,反正也沒有錢。”
楊某見此情況非常氣憤,也表示:該欠款已拖了17年之久,沒有協商的余地!
案件陷入僵局。
執行干警一心為民,只為兌現當事人權利
執行干警考慮到被執行人漆某常年在外地,不可能再回沙雅縣居住,僅靠強制執行手段,非但不能執結案件,最終有可能導致案件終本,無法保障申請人楊某的權益。
執行干警反復進行細致地調查,對掌握的線索再度梳理,多次組織雙方當事人進行溝通協調,規勸引導,并釋明相關法律規定。
經過不懈努力,漆某最終通過網上銀行向楊某支付了全部案款。收到該筆執行款后,楊某激動不已:“真的很難相信,一筆長達17年的欠款會在沙雅縣人民法院執行干警的努力下,回到我手中,讓我打贏了官司拿到了錢。”
沙雅縣人民法院執行局當即為被執行人漆某恢復了信用,該案得以圓滿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