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40面鮮紅錦旗鋪滿了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公安局的“榮譽墻”,這是人民群眾對阿勒泰公安的認可與肯定。 2021年,阿勒泰市公安局在推動提升公安隊伍政治忠誠歷程中,深入推進政治教育、忠誠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因地制宜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學習教育創新經驗做法。全局民輔警緊緊圍繞黨史學習教育、公安隊伍教育整頓,廣泛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實施“紅色細胞”工程,打造最強黨支部,選樹黨員示范崗,不斷強化愛崗敬業精神,激發全警為民服務的熱情。 2021年,該局累計為群眾辦實事、好事2850件次,救助群眾1200余人次,勸阻電信詐騙3170人次,為群眾找回丟失物品57件,找回走失兒童58人,找回走失老人46人,派出所窗口服務、戶籍業務滿意率均在98%以上。 警社聯動,打好市域社會治理牌 “一所一品”警務模式實現了矛盾不上交。全市基層派出所實行“警社聯動”“站室合一”警務模式,推進社會治理常態化。打造基層警務“最強大腦”,建成綜合指揮室,實現轄區治安狀況“看得見,調得出”。 在恰秀路社區,群眾發生矛盾糾紛時,恰秀路派出所民警會及時通過綜合指揮室同社區、律師、司法所取得聯系,形成“四位一體”調解隊伍。在進行多元化調解的同時,恰秀路派出所還在線下建立“莎莎調解室”,每天有專職民警和司法調解能手坐鎮調解室。 一年來,派出所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00余起,追討農民工工資450余萬元,申領人身安全保護令6起,完成全疆首例在線司法確認,群眾滿意率100%。 2021年5月,阿勒泰市公安局恰秀路派出所獲評自治區級“楓橋式公安派出所”。 為深入推進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2021年3月,阿勒泰市公安局延伸社會治理觸角,把矛盾糾紛化解調處工作做到群眾身邊,在人流物流密集的萬馳廣場成立了“雪都義警”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構建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處的閉環運行機制。 “雪都義警”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采用派駐式對接形式,由阿勒泰市委政法委牽頭,派出所、司法所、信訪、社區等部門各委派專職調解員共同參與,常態化開展聯合接訪、聯合調處、聯合督辦。截至目前,“雪都義警”化解矛盾糾紛150余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400余萬元。 警網聯動,打好治安網格管理牌 阿勒泰市公安局金山路派出所聚力把“警格+網格”打造成感知風險的第一觸角、化解矛盾糾紛的第一陣地、守護平安的第一防線、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 金山路派出所堅持黨建引領,打通信息共享壁壘,真正做到“人在‘網’中行,事在‘格’中辦,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切實做到服務居民群眾零距離。 “我原以為錢回不來了,沒想到警察幫我們找回來了。”2021年7月,轄區物業公司負責人把寫有“忠于職守 為民服務”的錦旗交給園林社區警務室民警手中。 原來,該物業公司負責人給員工發放工資時,由于操作失誤,把近1萬元工資打到已經辭職的6名人員卡上。得知情況后,民警立即聯系這6人,溝通解釋。2天后,民警將追回的工資返還給物業公司負責人。 園林社區民警胡安表示:“警網聯動”,讓居民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警務力量和網格力量在日常巡查走訪、基礎信息采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等方面實現了優勢互補,形成了網格管理為警務所用、警務工作為網格服務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據統計,2021年,金山路街道園林社區調解各類矛盾糾紛120余起,救助服務60余件,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5%,110首接率達90%以上。 園林社區警務室只是阿勒泰市公安局深入落實以“平安前哨”工程為標志的新一輪“警網”融合建設工作機制的一個縮影。 “雪都義警”,打好滑雪旅游服務牌 近年來,阿勒泰將軍山旅游滑雪場成為全國各地滑雪愛好者的夢想之地,冬季每日滑雪人數能達到五千人次以上。在景區內,佩戴著黃色袖標的巡邏隊員格外引人注目。 2021年,阿勒泰市公安局圍繞阿勒泰市全域旅游發展理念,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將軍山旅游滑雪場成立了由派出所、警務站(室)、社區、旅游公司、滑雪協會、醫院等單位組成的“雪都義警”工作隊。這也是阿勒泰市公安局解放路派出所打造的服務旅游的品牌。 “謝謝你!”2021年2月,一名外地游客握住“雪都義警”張仁杰的手說。 當日,張仁杰在巡邏中看到一名游客與滑雪場雪具大廳工作人員就損壞滑雪板賠償事宜爭吵起來。張仁杰與其他義警迅速疏散圍觀群眾,并對此事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后來,這位游客還專門發朋友圈稱贊了“雪都義警”的調解工作。 2021年以來,阿勒泰市公安局解放路派出所“雪都義警”工作隊巡邏5000余次,開展救助行動102次,化解矛盾糾紛138起,收到游客感謝信、錦旗28件,警情同比下降57%,成員單位由最初的7家擴充到19家,人員擴充到1600余名,群眾滿意度達100%。 阿勒泰市公安局“雪都義警”形成了民警、輔警、義警“三警協同”的社會治理新格局,開創了“黨建引領、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工作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