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必作于細”。今年以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公安局黨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探索警社司聯動社會治理新模式,從小事做起,從細處著手,逐步實現資源融合、機制融合、服務聯動、數據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黨建統領,“小融合”凝聚“大智慧”
“之前我們都是各司其職,比如化解矛盾糾紛,社區、警務室、司法所等部門都在參與。現在通過定期召開聯動會議,社區、警務室和司法所等部門負責人一起分析研判轄區風險隱患,找尋解決辦法。碎片信息得到匯集和共享,既節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辦事效率。”恰爾巴格派出所喀爾墩村警務室民警艾力亞爾·玉蘇甫說道。
為提高“警社司”協同作戰能力,庫爾勒市公安局各派出所主動向屬地街道、社區黨組織報到,融入“黨委領導、部門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社會治理格局,任命警務室民警為社區副書記,在工作決策和安排上贏得主動權。建立一統五融八聯動工作體系,打造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發揮黨群服務中心組織協調作用,統籌綜治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便民警務站,引導黨員參與議事,組織社區居委會黨組織、社區黨員、轄區單位、社區群眾定期“會診”,實現走訪排查“共行動”、風險隱患“共處置”、便民服務“共辦理”的新型基層服務目標。
目前,全市百余個村社區警務室設立了警社司合署辦公窗口,將實有人口管理、社情民意收集、群眾工作、安全防范、治安秩序維護、案件線索提供等6大項19類公安業務與社區綜合便民服務10項措施融合,納入警社司聯動服務范疇,做到村社區事務與警務室工作一窗通辦、服務融合聯動、資源數據即時共享。同時制定警社司聯動工作考核辦法,形成日清周匯季考指標,做到聯動、協作、績效三同步,實現警社司融合服務管理效應功能。
機制運行,“小聯動”凝聚“大能量”
為充分發揮司法、公安職能作用,形成治理合力,庫爾勒市公安局積極探索精細化基層治理,堅持黨委統籌協調,依托警社聯動單元細胞,建立“司法駐所、律師進社”調解機制和“鄉賢調解”機制,捆綁三調聯動職責,調動和發揮司法所與警社聯動服務作用,將依法調解、真情調解、民俗調解等元素融入其中,進一步推動轄區各類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目前庫爾勒市連續五年實現矛盾糾紛可控率100%。
這幾日,李大爺遇見了一件煩心事。“樓上總是在后半夜發出很大的聲響,我們大人也就算了,但是我的小孫女還要上學呢,睡眠不好孩子怎么集中注意力呢?”說起這件事,李大爺就很氣憤,為了解決這件事李大爺找對方溝通了好多次,但還未妥善解決,于是,李大爺來到了社區和警務室,希望他們可以幫忙協調。了解情況后,警務室民警將雙方約到公共法律服務站。“你們雙方都把自己的訴求講出來,社區、警務室和司法所工作人員都在場,有什么困難和問題,我們一起商討解決。”警務室民警講道。經過一個小時的溝通,李大爺和鄰居達成和解,最終讓兩家人解開了心結,握手言和,并表示將珍惜鄰里親情、和睦相處。
在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上,專門梳理社區業務和警務工作各類信息采集臺賬,優化形成了聯采“一張表”,實施警社司合署辦公一次采集、多方利用,實現了信息資源共享。目前已制定8張表,所采集到信息會第一時間進行平臺維護,精準化服務管理。
民生主導,“小功能”凝聚“大力量”
庫爾勒市公安局緊扣服務創優、便民利民主題,民警在入戶走訪中以樓宇為單位建立了“戶戶通”微信群,在轄區商戶聚集的行業場所建立了“企企助”微信群,在案件易發、高發的居民區建立了“小高普法”微信群,在設有電子大屏的單位、場所建立了“大順哥”抖音播放專屬區,在智慧小區內設置平安巴州“梨城云”物物通設施,采取“人工+智能”模式,網上網下同步推進社區警務和社區窗口服務工作,實現全天候服務群眾、全方位回應需求。
“警察同志,你快幫我看看,這個人要我轉什么錢,才能拿到借款,會不會是騙子啊?”本來想在手機上貸款的米某,想起社區民警每日在群內發送的反詐信息,一看到“凍結”、“保證金”字眼,她立馬警覺起來,于是她趕緊停止操作,撥打了警務室民警的電話。民警不僅及時告知不要給對方打款,還第一時間趕到了米某的超市。見到米某并未受騙,民警松了一口氣。隨后,民警為米某上了一節反詐課,再次強調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常見套路和手段,并叮囑米某要進一步增強反詐意識。米女士對民警的及時幫助表示感謝。“聽警察的話,絕對不會錯!”米某說。
為充分發揮群防群治作用,確保警社司聯動效能最大化,設立一社區一法官,聯動社區網格內建立的志愿工作點,橫向建起平安點、普法點、家庭點、議事點,做到一事一議、一事一評、一事一解;縱向成立社區巡邏、治安防范、糾紛調解、關愛幫教、消防救援、家庭服務六支志愿隊伍,還牽頭協調電力、物業、燃氣等9家關乎民生的職能單位,納入到社會聯動服務網絡,為群眾求助事項提供對口服務。同時,突出警社司相融合服務模式,將流動人口登記、出租房屋管理、群眾居住證辦理等業務向外延伸,搭建自助辦理平臺,提供居民身份證丟失補辦、居民證申辦領取、電信詐騙咨詢、法律政策咨詢等網上咨詢渠道,推動“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當好群眾生活的“智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