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原上值守18年,受強烈紫外線影響,他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高原紅。
他是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吐爾尕特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二隊一級警員趙井斌。
矢志邊關的“追夢人”

2003年12月,趙井斌從山東來到新疆,成為了一名戍守國門的邊防戰士。
新疆吐爾尕特口岸是連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之間一條重要通道,該口岸最高處的海拔達3800余米。“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是這里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2018年年底,在部隊改革轉隸時,作為士官的他面對著走和留的艱難抉擇。走,憑著在高原上服役了十幾年的工作年限,可以拿到近百萬的復原費,并能和千里之外的妻兒父母團聚。留,可以堅守入警初心,但將與妻兒繼續兩地分居生活。
“守衛國門是我的夢想,以前是,現在是,將來更是。雖然戎裝將由橄欖綠換成移民藍,但堅守紅色國門的初心還在,我來邊疆工作了十幾年,我更熱愛這份工作!”最終,他毅然決然選擇留下來繼續守衛起了國門。
2019年年初,26名新警分配到了邊檢站,作為老兵的他主動請纓擔負起新警的培訓工作。

新警來到邊疆,想家怎么辦?生活習慣不適應怎么辦?業務基礎薄弱怎么辦?……面對這些疑惑,趙井斌主動走到新警身邊,幫助他們解除疑惑,堅定干事創業的信心和決心。在他精心呵護下,經歷3個月的適應期,26名新警全部通過考核,奔赴一線執勤崗位建功立業。
突破自我的“拼搏者”

守衛國門口岸,查驗出入境旅客證件,是邊檢民警的職責所在,只有通過考核取得了“驗訖章”考試,才能上崗查驗,可以說,“驗訖章”就是邊檢民警手中的“鋼槍”。
2019年年初,邊檢站要求未取得“驗訖章”的轉改民警,必須全員通過考核拿到驗訖章。這對于文化底子薄的趙井斌來說是一個挑戰。
“移民管理事業對我們的執法執勤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必須在業務精通上下功夫!”趙井斌暗下決心,哪怕這個骨頭再硬,也要拿下。
趙井斌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白天,他學習理論知識,晚上就上機鞏固學習成效。那段時間,他總是最后一個離開學習室。功夫不負有心人。趙井斌通過了檢查員“驗訖章”考試”,成為該站第一個拿到“驗訖章”的轉改民警。
2020年,趙井斌走上了管理崗位,面對新崗位、新身份,他始終以身作則,變被動為主動,不斷突破自我。
戰“疫”逆行的“排頭兵”

“作為黨員,我必須沖鋒在前,請組織和隊領導批準!”2020年9月,趙井斌第一時間向黨組織遞交了請戰書,主動請纓到國門一線抗疫。
在執勤一線,趙井斌全力克服身體和心理上的“雙重考驗”,每天穿著重達5公斤的執勤裝具奮戰在一線,他和同事們全力保障了通關。
在邊檢執勤一線,趙井斌結合防疫政策,總結提煉出了車輛防疫檢查“三查三看”工作法,有效降低了疫情輸入風險,此做法還得到了站里的推廣。
今年10月21日上午,受冷空氣影響,吐爾尕特山口遭遇大雪侵襲, 30多輛運輸車被困在國門前沿5公里的區域。為了保障車輛正常通關作業,趙井斌和同事們頂風冒雪清理道路積雪,經過3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被困的通關貨車被成功解救,受阻道路實現了暢通。
這樣的救援,趙井斌參加工作以來到底經歷了多少次,他已記不清了。

“海拔高斗志要更高、缺氧但不能缺血性!”趙井斌說,邊檢民警就要確保國門口岸的暢通。自2020年以來,趙井斌在國門口岸執勤150余天,完成500余輛次甩掛車輛查驗、4000多名甩掛作業人員的查驗。今年10月,他被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表彰為“十佳戍邊民警”,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