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所長,阿迪力江(化名)和鄰居吵起來了,你快來看看……”11月4日一早,和田地區策勒縣司法局固拉合瑪司法所所長麥提圖爾蓀·阿力木剛進辦公室,就接到該縣固拉合瑪鎮闊什艾格勒村村民的求助電話。
20分鐘后,麥提圖爾蓀趕到現場。此時,阿迪力江和鄰居奧提庫(化名)正吵得不可開交,麥提圖爾蓀上前將兩人拉開,待雙方情緒穩定后,耐心傾聽他們的講述。原來,去年3月,奧提庫借了阿迪力江5000余元錢一直沒還,阿迪力江多次催要未果。當日早晨,阿迪力江上門討債,奧提庫認為兩人既是鄰居又是朋友,阿迪力江的行為讓他丟了面子,兩人因此發生爭執。
“奧提庫做人要講誠信,借了錢應及時還,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經過麥提圖爾蓀的一番勸說,奧提庫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當場向阿迪力江支付了欠款。

固拉合瑪鎮下轄21個行政村、1個社區,群眾遇到糾紛,都習慣找麥提圖爾蓀解決。
根據實際情況和村民需求,“量身定制”買賣合同、借貸合同和勞務合同,并將這些合同模板分發至各村(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室,方便村民取用;走訪轄區村民的同時,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引導村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今年41歲的麥提圖爾蓀,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
因為工作成績突出,11月1日,麥提圖爾蓀收獲一份“國字號”榮譽,被司法部授予“全國司法所模范個人”稱號。榮譽的背后,承載著他投身司法行政事業的點點滴滴。
“要化解矛盾,一定得找到根源,一定要以理服人。”麥提圖爾蓀說,比如,有些是生活中的基本矛盾,如婚姻家庭、鄰里糾紛,這些小矛盾要隨時處理。有些是特殊矛盾,如耕地權屬、宅基地糾紛。人民調解工作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落地落實落小。
9月初的一天,阿熱吾斯塘村村民熱某駕駛的電動三輪車與一輛兩輪電動車相撞,導致兩輪電動車大燈、保險杠受損,駕駛人庫某腿部受傷。交警部門劃分事故責任,熱某負全責。事發后,熱某和庫某就賠償事宜產生分歧,庫某向司法所申請調解。
麥提圖爾蓀了解情況后,啟動“會診”機制,邀請辦案交警、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解工作。經過調解,熱某向庫某賠償治療費、損失費共計1500元。
沒有對群眾的深厚感情,就干不好調解工作。“我干的工作就像是解疙瘩,只要用心調解,和群眾交心,就沒有解不開的疙瘩、化不開的結。”麥提圖爾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