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歲的范振生是烏魯木齊市司法局社區矯正科科長。他中等身材,頭發花白,一副近視眼鏡,性格溫和。
這兩年,范振生一直在社區訪惠聚工作隊。今年5月,他從烏市司法局駐沙區平頂山社區訪惠聚工作隊轉戰到市司法局駐天山區永和巷社區訪惠聚工作隊擔任副隊長。
由于他待人平和,在社區,居民們都親切地稱他“老范”。
11月19日,一個暖陽高照的冬日,我們跟著老范兜兜轉轉,行走在永和巷社區所轄的0.3平方公里的領域,永和巷的19個小區,他都熟門熟路,路上見了到居民,都要寒暄幾句,叮囑居民,路滑,下坡小心點;一路走著,在新疆出版社小區門口遇到85歲的黃云彩老人,聽說老人要去做核酸,老范告訴老人,就在南門新華書店門前,有采集車,很方便,走慢點。看著他與居民那熟絡的樣子,就知道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我們跟隨老范來到永和北巷3號樓新疆人民出版社95歲退休老編輯張郁君家,老人見老范來了,很高興,老人說,老范很關心他們老兩口,經常上門來噓寒問暖,宣傳防疫政策,講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每次來家里都說,有事就給我打電話,時間長了,都很熟悉,我們也不把他當外人,有事就給他打電話。這不燈泡壞了,我們老兩口年齡大了,一個電話他就來了,幫我們把燈換了。
在復轉軍人李開元家,老范告訴李開元,社區最近要組織居民黨員開展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活動,有什么建議給我們提一下,這樣便于我們進一步開展好黨員學習教育活動。李開元認真答復說,我得思考一下,我們再交流......

作為一名司法局干部,法治宣傳是老范的長項。居民阿依夏木的朋友借了她2萬元,一直不還,這讓阿依夏木很煩心,因為她家里也缺錢。10月底的一天,她找到老范訴說心里的煩惱,老范仔細聽完揀,告訴阿依夏木,《民法典》明確規定,借錢必須要還!如果再不還,你就要走法律程序。如果堅持不還,你告訴我,我去找她,還不行,那就通過法律程序。沒過幾天,阿依夏木高興地來到社區對老范說,你給我講的《民法典》真管用,她把錢還了。
老范腿關節不太好,走路有點慢,但是每天,他都行走在永和巷大街小巷,居民院落,聽民意、察民情,用真情來對待每一位居民群眾。
家住永和北巷36號舍再杰老人家里水管子壞了,老人束手無策,第一時間就給老范打電話,老范便前往老人家幫著換水管子,為老人排憂解難。天熱時,老范和訪惠聚工作隊員們買來西瓜,讓過往居民消暑;中秋節,為了讓居民過一個祥和歡樂的節日,老范與工作隊的伙伴們和居民一起和面、調餡,包月餅,真正和居民群眾打成一片。
范振生早年在馬蘭基地服役,十余年的軍旅生涯,養成了踏實認真的工作作風。
近年來,他的工作重心到了社區訪惠聚工作隊,不論在平頂山還是永和巷社區,他都認真履行訪惠聚工作隊的職責。深入居民小區、沿街商超向居民群眾宣傳法律法規、黨的方針、政策;為居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讓黨的方針、政策落地生根。
老范整天在社區忙忙碌碌,了解他的人都說,訪惠聚這項貼近民心的工作,非常符合老范的性格。熟悉他的居民們都說,老范,我們喜歡你這樣的工作隊員,不要回單位了,就在我們社區一直干到退休吧。老范總是笑呵呵地說,我要服從組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