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處于司法前沿陣地,擔當著為群眾提供司法服務的責任。近年來,和田地區各級人民法院堅持司法為民的工作理念,緊扣鄉村治理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司法新需求,大力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精心打造本地特色人民法庭品牌,在司法最前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特色品牌實現貼心服務
11月5日16時,和田市拉斯奎鎮“垂柳調解室”在鎮巴扎一角公開調解,吸引了不少群眾圍觀旁聽。
“巴扎上每周都會調解糾紛,我們聽一聽,還能學到不少法律知識。”拉斯奎鎮居民玉蘇甫·熱哈曼對記者說。
“垂柳調解室”由和田市人民法院拉斯奎人民法庭聯合鎮司法所共同設立,通過在法院垂柳下、鎮村巴扎、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農家小院等地調處糾紛,讓當事人感受到公平、公正,并以此達到以案釋法、教育群眾的效果。

當天調解的是一起勞務糾紛案,在認真聽取了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后,拉斯奎人民法庭庭長阿布都熱扎克·卡德爾和特邀調解員玉蘇普江·艾沙運用法理和情理耐心調解,最終讓雙方當事人心悅誠服。被告當場向原告表示歉意并支付了拖欠的勞務費,雙方握手言和。高效平和的調解,贏得旁觀群眾掌聲一片。
調解室從室內搬到室外,法官變坐堂審案為走進群眾中間調解,這不是簡單的空間轉變,而是司法服務深入群眾心中的體現。阿布都熱扎克說:“我們就是要以貼心的服務提升當事人的司法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做優基層治理文章,和田市人民法院充分挖掘地域文化元素,圍繞區域定位、經濟發展、服務對象等需求,結合基層法庭轄區糾紛類型、案件特點確定“一庭一品”,設立“和諧鄉村”“柔性調解”“誠信營商”等特色品牌法庭,將法治文化教育與地方文化元素有機融合,有效強化特色法庭的訴訟服務、法治宣傳和文化引領功能,根據群眾需求提供周到全面的司法服務。
多元解紛助力訴源治理
和田市人民法院依托基層人民法庭,整合轄區行政、司法、人民調解資源,暢通與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等相關部門的訴非鏈接渠道,建立“人民法庭、人民調解組織、村委會+調解員”的全方位民事糾紛調解體系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通過人民調解組織、村委會、法官工作室、法庭“四合一”訴調模式,形成“大調解”工作格局,力爭“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鄉鎮”。
“庫庭長,我今天收到了穆某退還的5萬元投資款,太感謝您了!”11月2日,在和田市人民法院玉龍喀什法庭,該鎮居民阿某拉著庭長庫爾班江·買吐地的手,連連道謝。
2018年8月,阿某向穆某的旅游公司投資了42萬元,合伙經營農家樂。后阿某有了其他發展意向,經雙方協商,穆某同意阿某退出合作,并出具欠條,承諾分期如數退還其投資款。但在退還了25萬元后,余下的17萬元穆某并未按期退還,阿某多次催要無果。
今年9月中旬,阿某到玉龍喀什法庭向庫爾班江求助。了解情況后,庫爾班江通過轄區村干部聯系到穆某,并聯合村干部共同調解。最終雙方同意和解,約定分期還款并簽訂了調解協議書。
“我們充分利用轄區干部、調解員熟悉鄉土習俗人情的優勢,建立轄區訴源治理聯動機制,將轄區各行政村全部納入聯動范圍,形成多元化解糾紛的合力。”庫爾班江向記者介紹。
與此同時,法庭堅持“走出去”開展訴源治理,將法官工作站(室)設立到轄區鄉村,定期開展走訪,及時了解掌握群眾的訴求,提前介入送法上門,以非訴的方式及時有效化解矛盾,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截至2021年10月,和田市人民法院基層法庭轄區共設立法官工作站14個,法官工作室237個。今年以來,各基層法庭和基層調解組織共成功調處化解矛盾糾紛5700余件,訴源治理成效明顯。
情法并用引領向上向善
老百姓打官司不僅要“討說法”,更希望“求解法”。要做到化干戈為玉帛,實現“案結事了人和”的目標,必須既尊重法理也注重情理。
和田地區各級人民法院在大力推進法庭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的同時,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牢牢把握“法、理、情”有機統一,著力以司法力量引領“向上向善”、學法用法的和諧文明鄉風,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律效果三效合一。
11月6日,在和田縣巴格其鎮核桃交易市場,阿某和麥某忙著收核桃,有說有笑。就在半個月前,這兩人因經濟糾紛差點對簿公堂。
10月13日,阿某在核桃交易市場上將自家的核桃都賣給了好朋友麥某,貨款共1萬余元。麥某說好了第二天付錢,可阿某連續幾天都聯系不到麥某,于是他前往巴格其中心法庭在該市場設置的“核桃調解室”求助。
在調解室值班的巴格其中心法庭負責人穆合塔爾·麥提吐爾蓀立即聯系到麥某核實情況,從兄弟感情、道德誠信、法律條款多方面宣講。當天下午,阿某與麥某簽訂了調解協議書,兩人還約好今后一起做生意。
穆合塔爾說:“基層民事糾紛大多因婚姻、財產、債務產生,僅靠審判結案,定對錯容易傷和氣,關系僵了還容易產生新的矛盾。因此,我們堅持能調則調、多調少判,耐心講法、講理、講情,確保化解了糾紛,雙方能夠和好如初。”

和田地區各級人民法院基層法庭在建立健全訴源治理機制的同時,積極打造柔性司法團隊,制作法官聯系卡,定期為轄區群眾和企業提供免費法律服務、開展法治宣傳、及時化解矛盾糾紛。
和田地區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副院長張立新說:“我們始終堅持把群眾的小事當成我們的大事、把群眾的難事當成我們的心事,以司法的剛性和情理的柔性為和田經濟社會良性發展‘調’出和諧氛圍,讓小法庭發揮大作用,助力社會治理和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