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塔城地區塔城市公證處進一步優化公證法律服務,結合公證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活動,扎實踐行為民服務辦實事的宗旨,深化為民服務各項舉措,切實為群眾提供暖心高效便捷的公證服務,真正做到以實事映初心,以服務暖民心。
延時加班為民需
“房產委托、遺囑、繼承……生活中和公證相關的事情很多,上班族或者有特殊情況的人經常會因為辦理公證需要請假而苦惱,我們休息,公證處也休息,大家為了辦理公證,要么請假,要么就得‘拖’。”塔城市公證處的工作人員說道。但是自今年3月起,這種苦惱隨著塔城市公證處的“節假日服務不打烊”的落地實施而結束。
清明節假期來臨前,塔城市公證處公證員鄭曉東已提前準備就緒,因為他已接到假日預約辦證的電話。通過電話溝通,鄭曉東添加了申請人的微信,在微信上耐心的詢問申請人的實際需求,指導申請人提前準備好需要的證據材料,避免多次往返。
4月3日,鄭曉東早早來到辦公室,及時為當事人李某辦理了公證,當公證員鄭曉東把辦理好的公證書交到李某手中時,李某激動地說:“你們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為我們辦理公證,太感謝了,您提前了解情況,幫助我事先準備好相關材料,這樣我們也不用再跑一趟,老省心了。”前來辦證的群眾笑容滿面,為節假日依然在崗為民服務的公證員點贊。
熱忱服務貼民心
4月25日下午,蘇大姐再一次來到塔城市公證處,她將手里拿著的“情系百姓 公證為民”的一面錦旗交到了潘志國手中并激動地說道:“塔城市公證處是真正的在為群眾辦好事、為群眾解難題!”

2021年1月14日,蘇大姐第一次來到塔城市公證處替其兒子趙某咨詢辦理繼承公證手續的業務,4月中旬蘇大姐第二次來到公正處向公證人員詳細講解了其家庭情況。蘇大姐與丈夫張先生1990年初結婚,于1991年離婚,二人育有一子,蘇大姐改嫁后兒子跟隨其繼父姓趙。張先生離異后再無婚娶,其父母均在張先生之前死亡,張先生離世后,趙某作為其唯一繼承人需要繼承張先生名下的房產、公積金、存款等遺產,但是由于趙某在監獄系統工作,加之其與父親近期才得以相認,無法提供任何關于其辦理繼承公證手續所需要的證明材料。
潘志國了解此事后便協同公證人員一項項的為趙某核查資料,從查閱張某生前病例、死亡證明、人事檔案至房產信息、各個銀行的存款信息,歷時3天將其父親生前與其父子關系及所遺留的財產盡數查清,隨后立即為趙某辦理了繼承公證手續、出具了公證書。
公證零距離
6月的一天,陳大姐來到塔城市公證處,稱其父親陳某某想要辦理遺囑公證,因其年事已高且雙腿無法行動,不能親自到公證處申請辦理公證。
公證人員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商量后決定為陳某某開辟綠色通道,上門為其辦理遺囑公證。當天下午,公證員鄭曉東和同事來到陳某某的住處,審核了陳某某的相關證件材料,為他辦理了遺囑公證。老人接到公證書的那一刻,感謝地說:“你們上門為我辦理公證,完成了我生前的遺愿,真的非常感謝你們!”

7月初,公證員鄭曉東接到塔城地區社會福利院工作人員的電話,經了解,該院孤寡老人薛某的丈夫于2020年去世,生前有存款5000余元,薛某由于身患疾病,急需將錢取出用于治療,但是取款必須經過公證后才能領取。公證員鄭曉東告訴她可以通過辦理小額繼承權公證的方式將錢取出。本著“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及疫情防控要求,公證員鄭曉東前往福利院現場為薛某辦理了小額繼承權公證手續,考慮到薛某系孤寡老人,生活較為困難,根據法律援助的規定免收其全部公證費用。
以服務廣度提升服務高度,以服務精度提高服務深度。塔城市公證處始終秉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的宗旨,通過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線上服務,延時服務、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人性化的公證服務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