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把黨建引領貫穿“紅色物業”服務、監督、管理全過程,助推城市治理水平“大提升”,打通黨建引領物業服務“最后一百米”。
建造“紅色”陣地 議事平臺搭建妙
“三號樓走廊的燈總是壞,好像是電路有問題,要徹底檢查下。”
“入冬了,積雪要及時清運,不然會影響住戶出行。”
“我們計劃搞個‘鄰里節’的活動,大家有沒有什么好點子,都說一說。”
每周四晚,布爾津縣布爾津鎮花園小區居民對山·托合塔木拉提都會到神湖社區“紅色物業”議事大廳,和業主委員會成員們坐在一起,協商解決社區基礎設施維護、小區停車難、垃圾清運不及時、矛盾糾紛等業主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紅色物業”議事大廳成了議事協商、討論交流的新場所。
今年以來,阿勒泰地區整合服務資源、聚集服務力量、健全服務機制,掛牌成立“紅色物業”14個,黨建引領,社區與物業服務企業共融共建,紅色的優良傳統、優良作風融入物業管理,獲得群眾一致稱贊。
建設“紅色”隊伍 服務群眾水平高

庫麗扎?波拉提是青河縣新湖明珠小區的一名在職黨員,同時也是該社區的黨員樓道長。她和其他黨員以黨員樓道長或聯戶黨員的身份進入黨群議事會(業主委員會)參與小區治理,共同推進“紅色物業”發展。
“以往,物業不規范——業主不滿意不繳費——影響物業服務這個死循環是小區治理的難點,社區斷不完業主和物業之間的大小官司,業主和物業公司也快成仇人了,隨著紅色物業的引入,不僅全面激發了物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業主參與小區治理的主動性也不斷提高,小區成了大家共同的家,越來越好了。”青河縣青河鎮青龍湖社區書記池永清說。
為破解物業管理難題,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在紅色物業創建工作中,阿勒泰地區實行社區“兩委”兼職委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工作模式,整合社區黨組織、“訪惠聚”工作隊、業主委員會、平安志愿者、在職黨員等各支力量,與物業公司形成互相配合、良性互動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全面提升“紅色物業”管理水平。
目前,全地區5000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集中報到,聯合物業公司組建社區志愿服務隊250余支,動員800余名責任心強、有能力、善作為的黨員、退休干部等人員成立業主委員會120余個。按照“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的“三方聯動”服務模式,把小區治理中存在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擺在桌面上,協調處理、共同協商,實現黨組織領導下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健全“紅色”機制 基層自治能力強
走進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園林小區,積雪清理及時、車輛停放有序,宣傳欄上張貼著防電信詐騙宣傳單和各類應急求助電話,社區活動室里,孩子們在做游戲,老人在下棋,一派和諧景象,而這一切,離不開“紅色物業”的積極貢獻。

自物業“紅”起來后,物業公司的主動性也開始“倍速”發揮出來。一時間,各類黨建引領、物業牽頭的延伸增值服務隨之開展,居民的煩惱逐一解決,黨員還不定期在小區內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垃圾分類等各類志愿活動,激活小區“紅色細胞”,助力基層社會治理。
為增強基層自治能力,阿勒泰地區建立“紅色物業聯席會議”制度、“紅色物業”考核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機制,明確社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等各方主要職能,制定議事規則、工作流程,完善物業服務管理工作臺賬,著力提升“紅色物業”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全面增強基層自治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梳理小區治理難題“,探索創新業主提訴求、部門解答、物業整改、業主委員會督查、社區“回頭看”的工作模式,形成了“小事居民辦、大事物業辦、難事社區辦”的居民自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