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字臉,小平頭,今年49歲的恩特瑪克·哈布德力,是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一名老護邊員,有著20多年護邊經歷。
因常年奔走在邊境線上,他對阿勒泰市近百公里的邊境線了如指掌,被大家稱為“活地圖”。
20多年前,中專畢業的恩特瑪克成為阿勒泰市薩爾胡松鄉牧業辦公室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常年與牧民們一起趕著牲畜轉場,恩特瑪克不僅給牧民宣傳邊防法規政策,還組織十余名年輕體壯的牧民成立了護牧護邊志愿聯防隊,定期組織開展聯防巡邏。
因工作表現突出,2004年,恩特瑪克被阿勒泰市邊境管理大隊正式聘為護邊員,這一干就是17年。

恩特瑪克工作認真、經驗豐富,多次參與每年的全線踏查工作,因此對邊境線上每一個隘口、每一個達坂、每一條河流、每一處沼澤的基本情況都了如指掌,被大家稱之為“邊防通”“活地圖”。2006年,他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2018年初,恩特瑪克被挑選參與完善邊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他與同事克服推山雪、泥石流、峭壁落石、洪水等自然災害,冒著生命危險,歷時4個多月,越達坂、爬雪山、蹚冰河、穿密林,盡職盡責完成組織交給的工作任務。當大家紛紛向他點贊時,他嘿嘿一笑說:“我是一名黨員,要牢記初心,履行好義務,做到平常時期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沖得出來,危難關頭能豁得出來,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2018年底,組織上讓恩特瑪克負責后勤保障工作,三年多以來,他與當地各族群眾結下了深厚友誼,大家有什么事都愿意給他講。
那是2019年1月的一天深夜,阿勒泰市哈熊溝警務哨所工作人員突然給恩特瑪克打來電話:“瑪克大哥,護邊員哈那提·迪汗別克被野狗咬傷,現在急需送往醫院救治。”
恩特瑪克第一時間向相關負責同志進行了匯報,組成臨時救助小組,接哈那提前去醫治。當他們行至距離哈熊溝警務哨所約20公里時,車前出現的雪崩擋住了去路。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他們終于挖通了道路。可趕到警務哨所時,發現多處路段已被風吹雪封阻,他們只能走一段挖一段,經過十幾個小時連續奮戰,終于將哈那提送至市防疫站進行醫治。
主治醫生說,哈那提送得及時,如果超過24小時,傷口就會感染,治療難度就加大了。
常年奔走在巡邏線上,恩特瑪克也會碰到緊急情況。
2020年1月14日,他在完成工作任務返回途中,車子突然熄火。因氣溫特別低,需要搭建一個棚子作為臨時工房,就在他搬運一塊板子搭棚的過程中,不慎滑倒,因膝關節骨折住進了醫院。出院后,他也沒有閑著,時不時就拄著雙拐到單位幫助同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康復后,他第一時間就返回了工作崗位。
恩特瑪克說:“有國才有家,沒有國家的安定祥和,哪有小家的平安幸福。作為一名護邊員,能為祖國的邊防事業做出一些貢獻,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