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3月19日晚,馬曉紅像平常一樣給加班的丈夫留了燈,卻等來了馬建軍犧牲的消息。“平時出的任務那么多,不都安全回來了嗎?”馬曉紅至今回想起來,都無法接受。
馬建軍生前是瑪納斯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副所長,出事當天,他剛完成防洪任務,在派出所大門口聽到報警器響,顯示警情來自附近商行,便立即帶民警王國寧趕往現場,將兩名盜竊犯堵在商行內。
馬建軍沖進漆黑的房間,歹徒在黑暗中揮刀亂刺,他被刺傷,捂傷口的瞬間,兩名罪犯沖出門,馬建軍強忍傷痛追了120余米,與罪犯扭打時,又被一刀刺破頸部,兩名罪犯再次脫身逃走。他又追上去與罪犯展開殊死搏斗,罪犯分別向他腹部和前胸各刺一刀后逃走,9厘米長的刀尖斷在馬建軍胸內。受傷的王國寧趕來扶他時,馬建軍說:“別管我,快抓罪犯”。
由于傷勢過重,馬建軍犧牲在案發現場,年僅35歲。
心心念念為人民服務
馬建軍,1977年5月參加公安工作,1987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先后任瑪納斯縣公安局刑警隊隊長、廣東地派出所副所長、治安大隊隊長、城鎮派出所副所長等職,榮立1次三等功,受嘉獎2次,并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犧牲后,被追授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稱號。
在馬曉紅的印象中,馬建軍很忙,十天半月不回家是常事。“有次他想回家前靠著門口的手推車把身上的泥巴收拾一下,結果倒在手推車上睡著了,我看他一身泥熟睡的樣子,都沒忍心叫醒他。”馬曉紅回憶這一幕時滿眼是淚。
馬曉紅記得一個除夕夜,有牧民的馬被偷了,馬建軍餓著肚子,騎上摩托車就去追,從石河子一直追到沙灣市的一個村里,直到大年初一清晨6時將案犯抓獲。
“當時,他的臉凍得發紫,嘴角、眉毛掛滿冰霜。”馬曉紅說:“他真的是個很好的人,心心念念著為人民服務。”

只身打入犯罪團伙內部
當時的瑪納斯縣城鎮地區社情復雜,發案率占全縣的53%,縣公安局黨委任命馬建軍擔任城鎮派出所副所長,他到任僅7個月,社會治安就有了明顯好轉。當地流傳一句話:“犯罪分子聽見馬建軍的名字就頭皮發麻。”
佯裝搭車堵截盜車犯;偽裝成賣魚商販蹲守犯罪嫌疑人,破獲盜油案;憑經驗躺在暗處觀察可疑人員,破獲盜竊案;緊追4名罪犯一舉破獲了縣城13起盜竊案……
馬建軍破獲的案件數不勝數,但有一段只身打入犯罪團伙的經歷,被戰友們稱為傳奇。
1983年,馬建軍懷疑一名在押人員與重大盜竊團伙有關,但又沒掌握罪證,便決定只身打入犯罪團伙內部。
一天晚上,他換上花襯衫、喇叭褲,佯裝“被抓”,并主動與那名在押人員套近乎,“策動”對方和他一起趁上廁所的機會翻墻逃走。他們兩人連夜跑了好幾個地方,與另外4名同伙會合,在一同奔往石河子的途中,另外幾名嫌犯對馬建軍不放心,便進行一番拷打。
馬建軍堅持不暴露身份,終于贏得對方信任。后來,他們在一棵大樹下挖出了埋藏的贓物。在掌握大量罪證后,馬建軍巧妙地穩住罪犯,找借口回到單位,立即組織實施抓捕,使這個犯罪團伙落入法網。
群眾記住了這位英雄
在瑪納斯縣公安局城鎮派出所工作期間,丟自行車是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之一。為此,寒冬臘月,馬建軍帶領人員潛伏守候,經一個多月,將盜竊犯抓獲并追回大部分自行車。
他生前做過太多“暖心事”:杜家祥老兩口無兒無女,馬建軍就像對待親人一樣,多年照顧老人生活,為他們買面、買米、擔水、劈柴、洗頭理發、打掃衛生,甚至料理后事……
常年超負荷運轉,使馬建軍積勞成疾,醫生多次勸他住院治療,他卻總是一心撲在工作上。
犧牲的那一天是周末,他仍忙得沒顧上家。當地群眾記住了這位英雄,每年清明時節,他的陵墓前總會擺滿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