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一大早,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兩名人民調解員背著裝有“流動調解室”橫幅、調解座位牌及相關法律文書的行囊,匆匆出發。
一天前,溫宿縣佳木鎮尤喀克吐曼村村民玉某來到溫宿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求助。2016年至2017年間,玉某承包了28戶村民的住房建造工程,如期完工后,28戶村民向玉某支付了部分勞務費。對于剩余的8.2萬元余款,28戶村民承諾分期支付,卻遲遲未付。
該中心人民調解員受理此案后,考慮到此糾紛涉及較多村民,遂提出上門調解的方案,并于次日趕赴尤喀克吐曼村。在鎮政府、村兩委的協調下,28戶村民很快被召集到一起。
人民調解員通過集體講、個別談,說法律、講道理的方式,做通了村民們的工作,21戶村民現場支付了6.3萬元,其余村民與玉某達成協議:一周內支付所欠的勞務費。
這是溫宿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流動調解室”今年調解的第28起案件。
今年2月,溫宿縣司法局統籌法院、公安等部門力量,組建“流動調解室”,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便利的司法服務。
今年3月,溫宿縣阿熱勒鎮居民吐某向溫宿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反映,他去年在阿克蘇市紅旗坡農場幫阿某收蘋果,工期16天,阿某只支付了三分之一的勞務費,其余費用一直未付。
該中心主任熱娜古麗·加帕爾進一步了解得知,像吐某這樣被欠薪的還有6人。熱娜古麗打電話約阿某前來調解,阿某承認欠薪一事,卻一直找借口不愿現身。
兩天后,熱娜古麗聯合當地警務室民警和治保主任,前往阿某家面對面普法。阿某當場寫下承諾書:6月15日前付清所有欠款。7月中旬,熱娜古麗進行案件回訪時得知,吐某和其余6人已拿到被拖欠的勞務費。
“遇事即調、隨時可調、就地能調。”熱娜古麗說,“流動調解室”會一直在路上,讓群眾在家門口、在田間地頭、在矛盾糾紛現場享受優質高效的調解服務,為維護社會穩定筑牢第一道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