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二字是對民警徐新建最貼切的形容。
2001年,徐建新脫下穿了21年的軍裝穿上警服,來到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卡子灣派出所一個叫創業社區的老舊小區,做了那里的片警。至今,已是59歲的他,依然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做著這里的片警。

20年,徐建新用忠誠和奉獻書寫著一個人民警察的情懷。先后獲得“群眾滿意百警”“廉政勤政先進個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等光榮稱號。2014年12月,他被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稱號并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2015年3月,公安部授予他“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雄模范”稱號。
小片警,威望高
2001年,徐新建被分配到原卡子灣皮革廠所在的片區派出所。
1998年,卡子灣皮革廠破產,大多數居民成了下崗職工,其中老弱病殘有近百人。由于轄區私營企業興起,聚集的數千外來務工人員多居住在這片老舊平房的出租房里,同時這里還分布著金融、電信、學校、醫院、幼兒園等機構……這樣一個流動人口多的社區,其治安工作的壓力不言而喻。
徐新建從零做起,白天宣傳、晚上入戶,了解民意,體察民情,他成了那里和居民見面率最高的一個人。
摸清底數后,徐新建把問題列出來、排成隊,一個個解決。其中有二十多個居民因為有過前科,沒工作也沒經濟來源,生活和情緒都十分不穩定。徐新建就跑企業、做工作,逐一為他們聯系工作、做擔保。庫某、斯某、于某等人紛紛走上了工作崗位,其中不少人成長為企業的優秀員工。
在徐新建和同事們的努力下,“亂象”漸漸得到根治,治安管理步入了規范化。2003年該社區取了一個寄予希望的名字——創業社區,徐新建又滿懷豪情地和社區干部一道帶領著大家走上了創業之路。
付出了,獲得了
“我是派出所的老徐啊,不是派出所找你,是我找你哦。那天和你媽聊天,你媽說想你了,回來看看吧……”這是徐新建在和劉大媽的二女兒通話。之前劉大媽向他述說了家里幾個兒女鬧矛盾,二女兒賭氣出走,很久沒有回家,劉大媽很牽掛。徐新建向劉大媽承諾:“我一定幫您把二女兒叫回家。”在他的勸說下,二女兒回到了家中。
買買提·如孜突發腦溢血被送進醫院急需治療費,他托人送去了500元;入戶時發現從南疆來烏的務工人員的生活困難,就買了的大米清油托人送去……這些年他到底掏了多少錢,連他自己都記不清。居民有困難,只要他知道了,他絕不會袖手旁觀。
凱撒,一個維吾爾族小伙子,今年24歲,帥氣陽光,現在是某市馬術俱樂部的教練。他從4歲起就一直叫徐新建“爸爸”。
凱撒的父親患精神疾病,母親離家出走時,凱撒只有4歲。是徐新建先將凱撒帶回自己家,給他喂飯、洗澡、換新衣服……再聯系的當地福利院。從此,凱撒成了徐新建的牽掛,有空就去福利院看凱撒,送玩具、送吃穿、給壓歲錢……在凱撒入學的時候,徐新建為他買了新書包,送他進學校,還為他積極爭取減免部分學費。
凱撒上二年級時,忙碌的徐新建得知孩子好幾天沒回福利院了,他心急火燎地找遍了附近的網吧,焦急中,徐新建接到了重慶市流浪兒救助中心的電話,說凱撒被拐到了重慶,現在已被解救送回烏魯木齊了。徐新建立即奔向流浪兒救助中心,當凱撒遠遠看到徐新建的時候,立即撲進了他的懷里。
在徐新建的呵護下,現在的凱撒已成長為一名有志青年。無論到哪做什么,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凱撒都會第一個告訴他的“爸爸”。說著,徐新建掏出手機,翻出凱撒現在英俊威武的照片,那自豪的表情就像在說自己的兒子。
20年來,在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創業社區的治安情況越來越好,徐新建自豪地說:“大事、中事、小事都沒有出過。”
20年,徐新建帶出了3個徒弟,徒弟們找到了師傅為什么得到居民鼎力支持的原因,也學會了師傅獲得群眾信賴、得到居民支持的妙招。

徒弟萬文旭說:“我第一次跟著師傅入戶時,一個老大爺一看我在身邊,當即就哭了,問師傅是不是準備退休了,是不是要離開社區了。這事讓我很感動,我崇拜師傅,民警能做到這份上,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