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春烈火燃燒永恒
讓生命閃電劃過天邊
用所有熱情換回時間
讓年輕的夢沒有終點
——這是電影《烈火青春》里的一段話
也是對劉鵬的真實寫照。

參軍報國 熱血青春逐夢高原
“好男兒就要去當兵,當兵后悔兩年,不當兵后悔一輩子!”2006年,上中專的劉鵬,因為軍訓教官的這句話,開始向往部隊的生活。翌年,他離開校園,打起背包,奔赴軍營,來到原新疆公安邊防總隊喀什邊防支隊塔什庫爾干縣邊防大隊機動中隊服役。
入伍后,他邊訓練、邊學習,努力提升文化水平。2009年3月,他參加了部隊衛生員培訓,成為一名衛生員,選擇留在部隊。
“當衛生員能幫助更多人!”被問到為什么選擇衛生員崗位時,劉鵬說。

作為衛生員,劉鵬要經常隨部隊巡邏在邊境一線,時間一長,他和當地牧民都成了熟人,因為常為牧民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牧民們親切地稱他“劉醫生”。
2017年5月11日凌晨5時58分,部隊駐地發生了5.2級地震,震中位置是劉鵬常去義診的庫孜滾村。他同以往面臨突發情況時一樣,沖在最前面,背上藥箱與戰友們第一時間到震中開展救災工作。在現場,他們連續奮戰24個小時,從倒塌的房屋下救出13名被壓群眾。救援結束后,劉鵬才發現自己的手上滿是與泥土混在一起的黑紅色血痂。

2019年,公安邊防部隊集體轉隸至人民警察序列,入伍11年的劉鵬本可以脫下軍裝,拿上90余萬的復員費回家,開始安逸的生活,但他毅然選擇穿上警服成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繼續守衛邊疆。
“14年了,這里到處都是親人,舍不得!”劉鵬說。
為民服務 錚錚誓言延續夢想
2019年,劉鵬主動申請到塔提庫力警務室工作。
初到警務室,第一要務是熟悉情況。劉鵬和輔警瓦熱吉·卡達木開始逐村逐戶地走訪,每天步行30余公里,僅用半個月走訪完轄區全部居民。他還結合走訪經驗,總結出了群眾工作“五心工作法”,即熱心待、靜心聽、用心察、交心談、耐心調。

“白天走訪掌握情況,晚上想辦法解決問題,他太拼了!”瓦熱吉說。不但要做好群眾工作,劉鵬還要帶領護邊員經常蹚冰河、爬雪山,對邊境進行巡邏踏查,每次一去就是一整天。
兩年多的時間里,劉鵬調解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工地經濟糾紛等80余起,幫助群眾解困30余次,為群眾挽回損失近十萬元。

靠著自創的工作方法勤走訪、善調解、能吃苦、零距離接觸群眾,劉鵬對轄區的人口熟悉率和群眾認知率達到了100%,誰家里有幾只羊、幾頭牛,家中有無困難,他都一清二楚。提起劉鵬,轄區的群眾都豎起大拇指說“亞克西”。
助民增收 腰包鼓鼓緊跟黨走
為增加村民收入,劉鵬梳理轄區困難家庭,從單純經濟收入到具體貧困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富起來,必須在提高群眾的“造血”功能上下功夫。
2020年,劉鵬走訪時注意到牧民庭院不僅大還空曠,不利用起來就浪費了。向村委建議后,就在選定的5戶庭院分別種起雪菊、瑪卡、紫薯等10余種農作物作試點。當年9月,成熟后的農作物被銷售到縣里的特產店,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沒想到,除了放牧,種雪菊也可以賺這么多錢,明年接著種。”牧民阿拜迪拉高興地說。

見阿拜迪拉利用庭院種植賺了錢,村里的其他牧民也紛紛搞起庭院經濟。如今,走在村里的馬路上,路邊家家戶戶的院子五彩繽紛,盛開著的雪菊花金燦燦,綠油油的紫薯秧子長勢喜人。
塔吉克姑娘不僅能歌善舞,還心靈手巧,繡出的花帽、手帕、抱枕更是精美絕倫。每年5月,塔縣旅游高峰期來臨,劉鵬就積極發動群眾,將繡品推薦給游客,為家庭增加了許多收入。
今年4月初,轄區施工單位相繼開工,劉鵬在檢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時了解到,工地人手欠缺,急需招募一批工人。他第一時間想到了轄區部分牧民沒有工作,于是鼓勵大家去工地勞動掙錢。一聽有錢掙,大家紛紛報名。“劉鵬不僅是一個好警察,更是我們的致富帶頭人!”工程一結束,牧民們都來感謝劉鵬。

劉鵬說:“讓群眾把日子過好,兜里有錢,生活幸福,是我入警宣誓時的初心,也是我現在的夢!”
14年的堅守,劉鵬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2019年被總站評為優秀共產黨員,連續2年獲得“民族團結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在平凡而又忙碌的工作中,劉鵬用初心守護腳下這片熱土,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