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創新工作思路,建立了一套工作體系、四級處置機制、五方責任清單、一個閉環機制的“1451”工作機制,打通基層治理關鍵堵點、環節,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
健全工作體系 搭建智慧服務平臺
“六區26號樓3樓、4樓間歇性停水,居民生活受到影響。”10月9日,獨山子區西寧路街道第六社區網格員王榮將走訪收集的問題錄入基層治理平臺。
經過街道派單、物業公司接單,兩天后,物業公司就查明停水原因,迅速解決了居民的生活用水問題。
在有效整合城管、住建、市監等信息資源的基礎上,獨山子區搭建區、街道、社區、網格一貫到底的“智慧黨建”APP,將81個政府職能部門納入平臺,實現協同化、精準化治理。
據了解,獨山子區通過開放式問題收集端口,受理“紅色家園”、陽光熱線、政民互動等渠道反映的訴求,搭建起政府與居民、商家與居民、居民與物業之間交流互動的平臺。
“目前,‘紅色家園’小程序注冊用戶4.1萬人,訪問量11.5萬人次,19個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服務公司及77個黨群服務中心(站)入駐平臺,打造了居民‘指尖上的服務窗口’。”獨山子區委組織部組織二科負責人廖兵說。
完善處置機制 解決問題一通到底
近日,金山路街道第七社區居民賀師傅發布信息稱,轄區中油一建惡意拖欠工資。金山路街道網格中心根據職責劃分,第一時間將該工單派至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經勞動監察大隊協調,不到一周,賀師傅就收到了工資尾款。
“感謝政府,沒想到這么快,我的問題就解決了!”賀師傅握著社區工作人員的手激動地說。

獨山子區充分利用城市基層黨建四級聯動機制,建立區、街道、社區、網格解決問題一通到底,社情民意一傳到頂的分級處置機制。網格黨組織將民生訴求、環境治理、物業整治等難題,利用“智慧黨建”APP上報社區網格調度員,社區兩委班子經過研判,自身能處置的,調動轄區資源全力解決,需專業部門解決的,上報街道指揮調度中心。
“街道黨工委將收集的問題統一分析研判,綜合運用街道大工委、‘五級示范’等平臺,需要區(獨山子區)級專業部門解決的事項,在街道指揮調度中心分流轉辦,區委每周召開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共商解決措施。”金山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雷智慧說。
明確五方責任 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我睡眠質量本就不高,旁邊的城投大廈空調外機24小時工作,吵得我更睡不著覺了。”第十六社區麗景家園的住戶王敏對社區工作人員說。
社區網格員將王敏的苦惱上傳至基層治理平臺,新北區街道網格中心根據職責權屬,當天派單至區公安分局,牽頭處理空調外機噪音擾民問題。
“城投大廈已經給我打電話了,他們周一開會商量,承諾會盡快解決,態度特別誠懇。”王敏開心地說。
今年,獨山子區集中力量,歷時4個月,對2009年以來區級“陽光熱線”收集辦理的案件匯總分析,形成領導、屬地、管理(執法)、單位(組織)、個人五方責任清單。網格員根據五方責任清單,清晰描述事件,街道調度員根據事件的權責歸屬,實現精準派單。
“目前,五方責任清單共有10大類、179小類、414項細類,包含81個職能部門、249家責任單位,我們將根據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動態更新清單。”獨山子區委組織部相關工作人員說。
實行閉環管理 調動基層治理積極性
“上次反映的路燈不亮問題很快得到解決,我給了滿意的評價,社區專門給我積了分,可以在商店兌換商品。”第十三社區居民陳寶柱說。
據了解,獨山子區全周期、全過程跟蹤管理案件辦結程序,確保“事事有人報、件件有人管”。根據屬地管理,將問題上報街道調度指揮中心,置入受理-派單-辦理-核實-評價五步辦理流程,突出收集問題、解決問題、量化考核、數據挖掘四個辦理重點。
西寧路街道辦事處負責人介紹, 工作人員1個工作日內核實并上報基層治理平臺,一般事件3個工作日辦結,復雜事件5個工作日將辦理情況回復平臺。
同時,為盤活治理力量,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獨山子區強化問題辦理結果運用,居民參與問題辦理結果評價,給予居民積分獎勵,可在周邊商戶兌換商品、購物等。
如今,“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成效明顯,基層治理平臺上線3個月以來,已經提交案件560件,結案498件,結案率89%,滿意率90%,群眾滿意度和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