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懷揣夢想
從繁榮富庶經(jīng)濟特區(qū)
志愿來到祖國西陲
不同的是工作環(huán)境
相同的是不變的初心
今天,讓我們走近
新疆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
阿克蘇邊境管理支隊
吐木秀克邊境派出所托萬克斯日木村
警務(wù)室民警秦楊軍

“這是我第二個家”
2008年,18歲的秦楊軍懷揣為國戍邊的夢想應(yīng)征入伍,原本一心想去新疆的他,卻從江蘇江陰到了廣東珠海。
2018年,公安邊防部隊改制,得知可以報名申請去新疆,秦楊軍的夢想再一次被點燃!
當時已經(jīng)28歲的他和女友經(jīng)歷了3年戀愛長跑,馬上就要步入婚姻的殿堂,如果去新疆,可能婚期就要延遲了……這個問題讓秦楊軍犯了難。
再三猶豫的秦楊軍最終還是向家人和女友坦白了自己的打算,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家人和女友并沒有反對,而是給了他鼓勵和支持。
2019年1月6日,秦楊軍登上了飛往新疆烏魯木齊的飛機。登機前,秦楊軍接到女友的電話,“從我們在一起的那天起,我就認定,這輩子就是你!我愿意等你,等一年不行,就等兩年、三年……”
“無論前路多難走,我一定要努力讓家人過上幸福的生活。”秦楊軍在心里默默許下承諾,踏上了新征程。

初到托萬克斯日木村警務(wù)室,面對語言不通和陌生的工作環(huán)境,秦楊軍有點措手不及,那些看似不太復(fù)雜的事情讓剛接手這份工作的他感到焦頭爛額。
很快,秦楊軍調(diào)整心態(tài),自我加壓,不懂就問,不會就學,白天跟著老民警走訪群眾實地調(diào)研,晚上在辦公室寫材料、整案卷。半年時間,他沒有休息過一天。他說:“既然我選擇來到這,就把這當作我第二個家,工作做好我心里就踏實。”
語言不通,意味著工作無法開展。托萬克斯日木村地處偏遠,當?shù)厝罕姸嘤镁S吾爾語交流。作為一名駐村警務(wù)室民警,為了能夠在工作中靠得近群眾、說得上話,秦楊軍主動利用業(yè)余時間,向身邊同事和轄區(qū)群眾學習維吾爾語。努力付出終有回報,不到一年的時間,秦楊軍便掌握了簡單日常用語。
“他就像我的親兒子”

“小秦雖然不是我親生的兒子,但是他比我的親生兒子還要親!”這是70歲的孤寡老人布海麗且木·達吾提對秦楊軍的評價。
布海麗且木老人患有關(guān)節(jié)炎,行動不便,聽力也不太好,秦楊軍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義務(wù),隔三差五就會去看望老人。一天,一名村民跑來告訴秦楊軍,布海麗且木老人在做飯時不慎摔倒,傷了小腿。秦楊軍扔下手里的工作,拔腿就往老人家跑。
“不是和您說過嘛,有事就打我的電話呀,我不是您的‘兒子’嗎?”看著老人腫起的小腿,秦楊軍心疼地“責怪”道。
“最近看你比較忙,我怕你顧不上好好吃飯,就想著做點飯給你送去。”老人言語間透著歉意。
聽到這話,秦楊軍的鼻子酸酸的。在接下來的日子里,秦楊軍不論工作有多忙,每到飯點都會到老人家中為老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為老人洗腳、揉腿。
在秦楊軍的細心照料下,老人的身體恢復(fù)得很快。
老人常說:“小秦給了我很多幫助,他就像我的親兒子一樣,很幸運能遇到他。”
“天時人事日向催,冬至陽生春又來”,眨眼便是三年。面對選擇的岔路口,秦楊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追逐夢想。
“回想來疆工作與生活的三年,有苦有樂,感慨頗多。雖然婚期一再推遲,但每天能看到群眾臉上的笑容,看到他們對自己的認可,這讓我感覺一切付出都值得。”秦楊軍說。
青春,猶如絢爛之花,綻放在最美的年紀
青春,亦如白紙作畫,描繪五彩斑斕
青春如詩,抑揚頓挫才顯韻味
青春如歌,慷慨激昂才有激情
青春有很多種樣子
奮斗在祖國邊疆風雪的戈壁風沙中
才更顯鋒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