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金色的陽光鋪滿大地。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上海路街道江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黨員與群眾拉家常,話語之間洋溢著幸福。
如何破解社會治理中的“疑難雜癥”?如何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提檔升級?在基層社會治理進程中,今年以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在不斷探索中找到社會治理的“紅色密鑰”,積極推進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各項工作,推動各項服務、管理、資源和力量向網格集聚,做好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大文章,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效率和質量。
“黨建+”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基層治則天下安,做好基層治理工作,關鍵在于黨建的示范引領。
8月31日,伊寧市江南春曉小區樓上樓下一對鄰居,因為漏水產生矛盾。得知情況后,小區網格員及時向伊寧市衛健委駐江南社區“訪惠聚”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陳昊匯報,并啟動“支部+網格+平安志愿者”調解模式。很快,問題處理好了,矛盾也解決了。
“居民的小事就是我們的大事,不及時解決就會讓矛盾糾紛升級?!标愱唤榻B說,在居民小區,樓上漏水導致居民產生糾紛的例子很多。調解中,該社區發揮“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作用,聯合物業、城建等專業人員找到漏水點,及時更換水管止住漏水,再查看居民受損情況,計算損失費用,現場解決糾紛。
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不僅讓黨的工作做得更深更實更細,也打通了服務群眾、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最后一公里”。伊犁州“黨建+”基層治理工作亮點頻現,“一地一特色”逐漸形成。
江南社區推行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綜合設置“黨建工作、綜合治理、群眾服務、社會事務”四個中心和若干網格的“1+4+X”工作機制;社區黨支部凝聚社區干部、“訪惠聚”工作隊、警務室、居民志愿者等各支力量,組建了70人的“黨員突擊隊”、171人的“志愿者服務隊”,形成“支部-網格-平安志愿者-居民”的群防群治防控體系。
此外,奎屯市團結街街道風華里社區以黨建為引領,以“融·創·智”構建基層治理新生態;鞏留縣鞏留鎮庫爾旦社區構筑社區黨建新模式,發揮老干部“三員”作用,進一步促進平安和諧新局面;霍城縣水定鎮朝北社區強化黨建引領優化服務治理,推進“五微”模式夯實治理方式……一系列黨建加基層治理機制,通過實踐檢驗,符合實際、好用管用。

伊犁州黨委政法委副書記單守軍說:“近年來,伊犁州在平安建設、法治建設、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干部利用8小時之外的時間,走進社區、走入群眾中間和群眾話家常,在情感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治理+”探索居民自治模式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社會治理創新的最終目的,是讓更多群眾共享成果,安居樂業。
特克斯縣是一座沒有紅綠燈的城市,有64條街路路相通。2019年以來,針對商戶和游客數量日益增長的現象,該縣特克斯鎮黨委聯合轄區職能部門,通過黨員干部帶動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城市治理,推進城鄉基層治理走深走實。
9月12日,記者走進特克斯鎮霍斯庫勒社區27號院,只見健身場所、花園、座椅等設施完備,幾位老人正在曬太陽。丁力努爾·毛蘭是該社區平安志愿者,在她的帶領下,居民們正一起打掃環境衛生,裝扮美麗庭院,將所居街區打造成當地的“網紅街”。
2018年,丁力努爾在自家院里騰出一間屋子,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人民調解室,講法、解紛、收集群眾困難訴求。她說:“到我這調解的糾紛,大部分是家庭糾紛,兩口子過日子哪有不拌嘴的,找個中間人說道說道就好了。”7月初,居民阿某和老公鬧離婚,帶著孩子離家出走。經了解,阿某的丈夫長期酗酒鬧事。丁力努爾分別給兩人做工作,阿某的丈夫承諾不再喝酒,阿某打消了離婚的念頭。8月中旬,家住阿克齊社區的哈某因急需用錢,拿了家里800元,其婆婆知道后兩人吵了起來。丁力努爾通過講事實、擺道理,很快將糾紛化解,婆媳二人和好如初。
在伊犁州各縣市,創新社會治理的探索一直在進行。特克斯縣公安局環城西路便民警務站組建“民警+平安志愿者”義務巡邏隊,統一服裝、統一指揮,深入轄區開展治安巡邏、文明勸導等;新源縣新源鎮在轄區14個村(社區)設立矛盾調處室10個、居民說事點6個,努力把問題解決在群眾“家門口”;尼勒克縣科學劃分464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管理員、信息員等,吸納網格內黨員等參與到網格化管理隊伍中,使社會有生力量在社區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
近年來,伊犁州各地通過黨員干部帶頭引導群眾參與基層治理,讓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推動平安建設成為“社會大合唱”。
“科技+”實現服務便民利企
依托智慧平臺精準服務群眾,讓治理變“智”理,服務更便捷。
9月7日,在霍爾果斯市卡拉蘇街道卡拉蘇社區,居民李向麗在社區干部劉江的幫助下,通過“霍爾果斯卡拉蘇社區”微信小程序辦理居住證。
劉江說:“李姐,您要辦理居住證就點擊紅色代辦員,然后選擇代辦員劉江,其他啥都不用管。我下班前就把居住證送到您家里。”李向麗沒想到在社區辦理居住證這么方便,高興地說:“好!好!好!”
2018年起,卡拉蘇社區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投入使用了集組織、宣傳、服務、電商、智慧防疫、社會治理、數據分析七大功能于一體的卡拉蘇智慧社區微信公眾號。該平臺通過建立居民線上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運用大數據精準服務群眾,變治理為“智”理,為基層干部松綁減負,讓他們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上。目前,僅“紅色代辦”這一項功能已為群眾辦理業務200多件,惠及3000多人次。

科技賦能,讓基層治理更智慧。近年來,伊犁州聚焦群眾關注的教育、醫療、養老、交通、城市管理等問題,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一線聽意見、問需求、辦實事,采取面對面辦理、網上辦理等方式,用心用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9月15日,伊寧市民方娟來到伊犁州行政服務大廳辦理駕駛證審驗業務。方娟說:“不到5分鐘就辦完了,工作人員態度也非常好。現在,老百姓辦事越來越方便了?!?/p>
目前,伊犁州政務服務管理局實現10項“跨省通辦”事項,采取“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繳”模式,通過業務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新疆智慧人社”APP、“國家醫保服務”APP等多種便捷渠道,有效解決辦事企業和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問題。
同時,伊犁州各級法院訴訟服務“云在線”,維護群眾權益“不打烊”;檢察機關運用檢察建議、公益訴訟等方式,助推法治政府建設;公安機關打造智慧警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公共法律服務“三大平臺”融合發展,服務供給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黨建引領,激活“滿盤棋”。伊犁州堅持黨建引領,積極引導社會組織結合行業優勢和自身特點,主動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大局,為政府、市場主體、村(社區)居民群眾提供各類專業化、志愿化服務,推動社會治理主體由一元向多元轉變,手段由單一向多重轉變,內容由單薄向豐富轉變,有效地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