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阿西木·亞森走進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輪臺縣公安局鐵熱克巴扎派出所,拉著民警艾則孜·麥木提敏的手表示感謝。
阿西木是鐵熱克巴扎鄉闊納巴扎村村民,今年71歲。4月初,他在當地一老板手下打工,約定每天130元工錢,干了5天,結果老板一直不給工錢。9月7日,民警艾則孜入戶走訪得知此事后幫他要回了工錢,于是他來派出所表示感謝。
“老爺子覺得涉及的錢少,他自己能要回來,就沒有告訴我們,我們是走訪時從他鄰居口中得知這個情況的。我們一直堅持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原則,當天我們就找到這個老板,讓雙方都到派出所,當面調解,老板當場就付了工錢。”艾則孜說。

今年以來,輪臺縣公安局堅持以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為載體,立足公安職能,扎實推進矛盾糾紛化解、風險隱患排查。今年2月初,鐵熱克巴扎派出所結合轄區實際,建立風險隱患矛盾糾紛摸排化解“一張表”,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防范、早化解,為轄區群眾幸福生活營造了良好環境。
這張表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積分表》,內容涉及感情糾紛、債務糾紛、鄰里關系、疾病、電詐、社會保障、經濟等12大類120項問題。民警通過入戶走訪,全面了解轄區群眾的各項情況,并將情況呈現在表上,及時發現矛盾糾紛,快速響應,有效化解。
據鐵熱克巴扎派出所所長張峰瑜介紹,表中涉及的120項問題,是他們平時做群眾工作中發現的一些細節問題,比如“牲畜吃了鄰居家的農作物,造成鄰居不滿意”“因電信詐騙引發的家庭矛盾”等,內容涵蓋了群眾生產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糾紛。
“我們堅持矛盾糾紛不過夜,民輔警在上門走訪中發現的矛盾糾紛,能當場解決的絕對當場解決,當場解決不了的,就會聯合鄉政府、村委會或者其他司法部門共同協商,直到徹底解決問題。”張峰瑜說。
“這張表分類清晰,內容涵蓋面廣,我們每次上門走訪帶著這張表,一項一項問群眾,填完表也就掌握清楚了群眾家的情況,干起群眾工作來效率提高了很多。”鐵熱克巴扎派出所副所長馮強勝說。
截至目前,鐵熱克巴扎派出所民輔警已上門走訪填寫了3000余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積分表》,登記了226條矛盾糾紛,成功化解了126條,移交相關部門100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