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門、嘮嗑,是基層民警張鵬飛的工作。張鵬飛認為,要履行好職責,首先要做到人熟、地熟、情況熟。
30歲的張鵬飛是博州邊境管理支隊溫泉邊境管理大隊哈日布呼邊境派出所一名黨員民警,先后任新布呼警務室、厄布得格村和玉祖爾社區的民警。
9月1日一早,張鵬飛到玉祖爾社區居民外力家串門時,帶去一個好消息。
“外力大哥,有個收食葵的活,你干嗎?”張鵬飛話音剛落,外力就激動地回答:“干,在哪?我這就去。”
2019年2月,張鵬飛到玉祖爾社區警務室工作。他深知扶貧幫困、服務為民,就體現在基層民警一點一滴的工作中,便給自己定了目標:“辦百家事,要串百家門、熟百家情。”
第一次到外力家串門,一身酒氣的外力正和妻子吵架。張鵬飛征得其妻子的同意后,將外力帶回警務室醒酒。得知外力經常喝酒,張鵬飛決定幫他戒酒。
起初,外力很配合,可沒過幾天又喝上了。張鵬飛發現單靠勸說治標不治本,于是幫外力在一家工地找了干土建的活,有活干、有工友監督,外力喝酒的次數少了。此后,張鵬飛每周都到外力家串門,講法律、講政策,還送一些生活用品。現在,外力只要閑下來就會找張鵬飛,讓他幫忙介紹工作,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工作后,張鵬飛養成了記筆記的好習慣,他的工作包里隨時裝著一個日記本,將轄區群眾的困難訴求和矛盾糾紛都記上。為詳細了解居民情況,張鵬飛還繪制了轄區人居圖,將戶主姓名、家庭成員、聯系方式等都畫上。他說:“這樣,村(社區)的情況一目了然。每季度我都復查一次,確保圖上信息準確。”
7月初,張鵬飛在厄布得格村走訪時了解到,村民田某30年前從河南老家到溫泉縣務工,一直沒有落戶,其在老家的紙質版戶籍底冊也丟了。張鵬飛根據田某提供的信息多次與河南省公安部門聯系核查,經多方溝通,田某順利在厄布得格村落戶。
在工作實踐中,張鵬飛總結了“五心”“五善”工作法。“五心”即熱心接待群眾、耐心說服教育、真心排憂解難、細心調解矛盾、公心評判是非;“五善”即善于傾聽民生、善于講法說理、善于多元化解、善于心理疏導、善于快速決斷。
在當地干部和群眾眼里,張鵬飛就是村里的“大管家”,有事找張鵬飛成了村里百姓的共識。
在哈日布呼鎮南街經營店鋪的買買提·卡迪爾和鄰居陳某因土地產生糾紛。張鵬飛聯合當地司法局等相關部門,擺事實、講道理、說法律,兩家人很快握手言和。
張鵬飛通過進百家門、熟百家事,帶動了100余名群眾加入平安志愿者隊伍,成為平安鄉村(社區)守護者。
2020年,張鵬飛被博州邊境管理支隊評選為優秀個人。自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以來,張鵬飛和同事為轄區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調解糾紛90余起,受到當地群眾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