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全有新招
“現在真是太方便了,在法院的訴訟服務大廳就能直接辦理保全業務!”8月7日,在喀什地區葉城縣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當原告麻某聽明白了立案庭庭長謝軍給他介紹“保全擔保”服務時,麻某感慨道。
原來,麻某在幾年前因他人欠錢不還來法院打官司,到了判決書上還款的日子,被告卻杳無音信。無奈之下,麻某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官建議他申請財產保全,防止被執行人轉移財產,給自己造成損失。于是麻某在銀行、不動產登記中心、律師事務所和法院之間來回奔波,復雜的手續讓他處處“碰壁”,最終因為沒能提供可擔保的財產且無力承擔擔保費用的原因,錯失了良機。被執行人為逃避執行,早已將名下的財產借機轉移,原本打贏的官司卻因此陷入“無財產可供執行”的尷尬境地。
時隔幾年,同樣的“劇情”再次發生在了麻某身上。
2015年,李某在麻某經營的棉花加工廠加工棉花,52000元的加工費拖欠至今仍未支付,只留下一紙欠條,而如今李某又是失聯狀態。麻某遂向葉城縣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李某支付欠款本金及利息共71840元。立案庭法官根據麻某提供的信息嘗試聯系李某,但一直未聯系上。
當場辦、現在辦
有了前一次案件的教訓,麻某提出了訴前保全,但想起要辦理復雜的保全手續,麻某有點犯難。立案庭庭長謝軍向他詳細介紹了葉城縣人民法院新拓展的服務項目——保全擔保,并告訴他在訴訟服務大廳的保險服務窗口就能直接辦理。
麻某在工作人員的指引,用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就辦理完了保單,拿到了擔保書。
案件受理后,速裁團隊向麻某出具了《民事裁定書》,裁定查封、扣押、凍結被申請人李某價值71840元的財產。而麻某僅需承擔申請費738.4元。
“花了小錢,辦了大事,心里踏實了。現在法院的服務真是太貼心了。”麻某拿著手里的保單說。隨后,案件很快進入執行程序,承辦法官對李某相應的財產進行了凍結。
“只要執行凍結,大多數情況下,被告就會迫于壓力主動履行,這樣就可以最大化地保障當事人合法權益。”謝軍介紹道。
記者在發稿前獲知,葉城縣人民法院對李某財產進行凍結后的第三天,李某就主動聯系了麻某,并當著執行法官的面,將欠款本金和利息共71840元現場支付給了麻某。至此,糾纏麻某多年的煩心事終于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繼續閱讀
葉城縣人民法院“執行+保險”新模式深受歡迎
2021年 4月 ,乘著政法隊伍“我為群眾辦事實”的東風,葉城縣人民法院針對保全的迅速和及時的特征,主動與保險公司接洽,經過充分溝通和嚴格篩選,邀請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葉城縣支公司入駐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并設立獨立窗口,搭建起了“執行+保險”的創新訴訟保全服務模式,實現了方便快捷的對“保全保險”進行審核和出單,大大節約了當事人保全申請時間,降低了訴訟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訴訟程序的順利進行,有效減輕了當事人的經濟負擔,節約了法院人力資源,大大提高了訴訟保全的時效,以最快捷的方式為申訴人挽回損失,提高案件實際執結率。
保險公司保什么?怎么保?
保險公司服務窗口負責人脫建萍介紹:當事人向法院申請保全后,為了避免辦理保全手續的繁瑣以及在當事人無力進行保全擔保的情況下,可以在保險窗口投保進行“保全保險”。就像給保全上了一道保險,在保全發生錯誤時,保險公司將依據合約在保險限額內對被申請人因保全錯誤所遭受到的損失予以賠償,繼而實現訴訟財產保全擔保的目的。此項保險業務的手續費用為保全數額的千分之三,受到當事人的歡迎。
“真沒想到過,保險業務的拓展,還可以為破解訴訟‘執行難’出把力,挺自豪啊!”脫建萍說。
據葉城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谷衛兵介紹,保險服務窗口的設立,使葉城縣人民法院的“便民訴訟、一站服務”再上臺階,切實實現了“讓群眾少跑腿”的目標,提高了人民群眾滿意度。據統計,今年1月至7月,葉城縣人民法院保全案件309件,其中160余件辦理了“保全保險”業務,擔保金額4500萬余元,在線保全率69%,較去年同期相比保全率上升120%。